-
谢依伦
校友
“新汉学计划”2014级博士校友、青年汉学家 谢依伦
>>详细最近几天,我的手机连续收到这样的信息“轰炸”:
“老师好,在世界中文大会上,山东大学副校长易凡教授提到您是山大培养的新汉学博士,现在在马来西亚中文系执教。”“学长,今天参会,致辞时特意点名马来西亚谢依伦汉学家。”“你是母校的骄傲。”……
我愣住了。竟然是在世界中文大会这个如此重要的场域里,母校替我“发声”。说不开心,是骗人的。
2025世界中文大会前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青年汉学家复信。信里那句“得知你们喜欢中文、热爱中国文化”,如一面镜子,映照着2014年我因为“新汉学计划奖学金”从马来西亚踏入山东大学研修博士课程的时光。而后一句“在促进汉学研究和文明互鉴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我对此表示赞赏”,像一束光,照向我毕业后回到马来西亚的日子。我还在想着如何回应这份鼓励,母校这份突然而来的“点名”,像是命运给的回应:继续走下去,不枉所学,不负所托。
我心里反复回响着那句话:“向世界介绍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当好融通中外文明的使者。”如果说昨天读信时只是震撼,因为没想到习近平主席真会给我们青年汉学家代表回信;那么今天,则是感受到一种深深的责任感落在肩上。
2019年,我从山东大学毕业回国后亦投身学术,耕耘于马来亚大学中文系,又努力让马来西亚红学走向世界。回望一下,我才发现自己的脚步从未停下。以近两年为例:2024年4月27日,作为马来西亚“新汉学计划”博士代表,我在中国教育部部长怀进鹏与马来亚大学校长诺阿祖安的会面活动中发言,谈到在山大的求学经历、教育部语合中心的支持,以及《红楼梦》在马新两地的传播研究。2024年4月29日,我作为召集人筹划了“新汉学博士生计划青年学者交流会”。中马两国的青年博士生齐聚一堂,那天的学术火花至今仍让人想起就激动。2025年5月,作为马来西亚方研讨会筹委会主席,我促成马来亚大学与中国艺术研究院第一次合作,联合主办“美美与共:红楼梦的文明交流互鉴”学术活动。我们还同时举办“万芳同梦——红楼梦文化展马来西亚特展”,展现《红楼梦》跨时代跨地域的生命力。

除此之外,我们马来亚大学中文系承办的国际活动还有很多,不再一一列举。我自己时常参与中国所办课程:2020年参加“中华文化国际青年研习项目”,荣获最佳论文奖;2023年代表“新汉学计划”博士参加“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青少年“汉语桥”夏令营;2024年在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与曹雪芹学会联合举办的《红楼梦》AIGC艺术工作坊里,分享了马来西亚《我的大观园》红楼梦桌游文创;2025年参加“和合文明论坛”等。每一次合作、每一个笑容,都让我觉得自己确实走在正确的道路上。那是马来西亚和中国之间的一条路,我愿是沟通的桥梁。
每次听到“谢依伦,新汉学博士,山东大学培养”,我都会心里一暖。在山东大学中文系学习期间,我有幸师从孙之梅导师,陆续认识袁世硕教授、温儒敏教授、谢锡文教授、樊庆彦师兄等山大老师,孔梓、张晓辉等办公室的老师,还有王昕生、张科、黄湄等语合中心老师。老师们谦逊儒雅,2019年毕业后,我们仍如家人般保持联系。
2024年3月12日,当山东大学校长助理邢占军教授和学校部门的老师来到马大时,我像孩子一样激动。语合中心及山大的老师来马来西亚出差交流时都会提前联系。人一辈子的幸事之一,是能拥有一所真正把你当成自己人的母校。我与山东大学师妹刘阳河等人的科研合作,获得2024年度中国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支持,也正在与张倩倩师妹等合作开展学术研究。
每当山东来的代表团到马大交流,我都会一次次站在马来西亚的土地上热情迎接这有着故乡温度的来宾。我常说,我的生命里有一半在马来西亚,一半在山东。得知会上被母校点名的那一刻,我忽然觉得:这两片天空真的被连接起来了。“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也许,这就是被“看见”的意义。
今天我更意识到,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在被悄悄记录着。来自学生的私信、来自学妹的惊呼、来自老师的祝贺……这些消息温柔地告诉我:你没有辜负山大,也没有辜负“新汉学计划”。更重要的是,你没有辜负那个曾经背着书包、在山大校园里仰望未来的自己。
现在已是深夜。窗外又下起吉隆坡式的雨,带着潮湿的暖。再想起那句话:“汉学源自中国、属于世界,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正如我导师之一丹斯里陈广才对我说的话:“《红楼梦》是世界的,是全人类的精神文化文学财产。”十年辛苦不寻常,有幸到今时今日,母校山东大学、马来亚大学、语合中心都在给我鼓励。未来,我会继续帮更多马来西亚青年走进中国,也继续让中国朋友了解马来西亚。要继续成为桥梁,继续把光传下去……
编者注:CHIA JEE LUEN(谢依伦),马来西亚籍,2014年通过“新汉学计划”来山东大学文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孙之梅教授,毕业论文的匿名评审和答辩结果均为优秀,获评当年度国际学生“优秀毕业生”。目前担任马来亚大学红楼梦研究中心主任、马来西亚华文作家协会出版与发行组主任、马来亚大学中文系毕业生协会秘书长等。
- 古籍整理与保护课学生 王肖晴 [2025/11/18 22:04:23]
- “青春正当时”全国大学生原创歌曲征集展示活动参演者 肖鹭丹 [2025/11/18 22:02:52]
- “三周做一个机器人”活动参加者 高紫凝 [2025/11/18 21:57:06]
- 公共卫生学院迎新晚会参加者 周子涵 [2025/11/18 20:50:00]
- “益起行动,爱润千隅”科普志愿活动参加者 石若淇 [2025/11/18 20:23:08]
- “心光放映厅”微故事演绎参加者 孙曼 [2025/11/18 19:54:28]
- 欧莱雅有意思青年创变盛典获奖团队成员 汪子艺 [2025/11/17 20:56:05]
- 第十二期青年创客论坛参加者 肖明慧 [2025/11/17 20:02:59]
- “戏曲进校园”活动参与者 武隋康 [2025/11/17 19:26:37]
- 班级团建活动参加者 张硕 [2025/11/17 18:47:52]
- 老年大学康养课堂学员 刘佩成 [2025/11/16 22:25:04]
- 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一等奖团队成员 宋珺 [2025/11/16 21:53: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