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若倩
学生
《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观看者 于若倩
>>详细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观看了教育部和央视合作拍摄的特别节目——《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的首播,看完后,我的内心被深深触动。
节目中,肖瑶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作为桃源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她出于对这门古老技艺的热爱,毅然选择回乡发展桃源刺绣。镜头里,她专注于刺绣的模样,神情宁静而执着,那一根根丝线在她手中穿梭,仿佛编织着传统文化传承的梦想。从她的经历中,我看到了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担当,也明白了热爱能赋予人多么强大的力量,正是这份力量支撑着她在传承非遗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不辞劳苦的吴嘉楠,在国网青海超高压公司担任变电运维管理专责。青海的环境恶劣,但她却在那片土地上,为电网建设默默奉献。节目里航拍的电网基地,在广袤荒凉的大地上,那些矗立的铁塔、纵横的线路,不仅仅是电力设施,更是她和无数像她一样的人,对祖国建设的拳拳之心。她在看似平凡的日常坚守中,实现了职业生涯的华丽蜕变,将电力事业当作终生事业接续奋斗,这种坚守与热爱,让我由衷敬佩。
作为山东大学的学生,我深知我们学校有很多同学都曾踊跃参与基层实践。社会实践分享会上,常常能听到学长学姐分享他们在基层的故事,有的去到偏远乡村支教,用知识照亮孩子们的眼睛;有的投身基层社区建设,为居民们解决实际问题;还有人深入田野,在与土地的对话中探寻发展的密码。这种对实践的热忱,早已融入山大学子的精神血脉。这些基层就业卓越奖获得者的故事,更加坚定了我们这些学子投身基层的步伐。
祖国大地广阔无垠,有太多领域、太多地方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去奉献自己的力量。看着节目中那些在基层发光发热的身影,我不禁思考起自己的未来。只要祖国需要,我愿意奔赴而去,我会像她们一样去往基层,带着山大赋予我的担当,让自己的青春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出耀眼的光彩,让山大精神在基层的土壤里生根发芽,开出绚丽之花。
- 军训医疗保障点驻点医师 崔博棋 [2025/09/12 19:44:19]
- 第五届储能高质量发展大会参观者 张浩楠 [2025/09/12 19:10:50]
- 文渊讲坛“国际传播不难懂,你我都能打座桥”参与者 黄湘玥 [2025/09/12 19:05:58]
- 半岛都市报实习者 李昱瑶 [2025/09/12 19:03:30]
- 山东大学消防安全实践活动参加者 杨曦 [2025/09/12 10:31:07]
- 翻译学院新生 曾琬焱 [2025/09/12 10:17:35]
- 核科学与能动学院学生组织宣讲参加者 李天阳 [2025/09/11 20:53:12]
- 环境学院新生 王玉洁 [2025/09/11 20:41:08]
- “老师!您有一封‘心’来信”活动参加者 余泳言 [2025/09/11 20:29:51]
- 青岛校区新生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参加者 孔维嘉 [2025/09/11 20:02:50]
- 全球能源互联网大会志愿者领队 王泽瑜 [2025/09/10 22:15:17]
- 药学院2025年教师节表彰大会参加者 曹丽 [2025/09/10 21: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