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12/21 09:43:51
点击:
当我站在知新楼第三报告厅的主讲台上,一页一页回放着过去的经历时,我想,2018年应该算是收获满满的一年了。
比起好看的藏蓝色西装裙,答辩那天早上,我突然特别想穿我米黄色的倒大袖旗袍,一时兴起到都没有来得及熨平裙摆上的褶皱。
但是说实话,有一点点的开心。
下午即将开始答辩的时候,突然有点紧张,我忽然想到创青春国赛答辩前,同行的学姐对我说:“这件事你做了一年多,但是答辩只有十分钟,不如享受过程。”
我索性清空了脑子里背过一遍又一遍的词,敞开了对着照片,回顾起了大学的前半程。从走进国际教育学院的那个九月,“汉语走向世界”在心底埋下了种子,两年来一门又一门的课程,一次又一次的课堂实践,我离着文化传播的路越来越近,也越来越热爱。
从大一时老师留作业让我们教案时那个翻来覆去绞尽脑汁也不知道怎样给外国人讲“宠物”和“胡同”这两个词的小姑娘,到参与进漫中文这个创业项目,用漫画让全球汉语学习者轻松学汉语。站在“互联网+”和“创青春”国赛的舞台上接连斩获金奖的时候,我想,我的确是喜欢并热爱上了这份事业,希望讲述汉字的故事和文化的曼妙,以文化世界、以笔绘中国。
当然,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学院提供给我的这个具有极大包容性的“小联合国”式发展平台。“和而不同、美美与共”,这是国际教育学院这个大家庭最大的特色。这里是山东大学的“世界之窗”;老师们也一直是我们成长中最有力的后盾,几乎所有的专业课老师都一次又一次地叮嘱我们,“一定要多去课堂上看一看”,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能带着山大国教人的独特风骨和专业涵养,在创新创业、在社会实践、在志愿服务……在大学生活的每一个维度,践行着“志向越大、梦想越高,让全世界都说中国话”的年少初心。
今年校奖单项答辩的时候,我在结尾说:“现在,我仍是个国际教育领域的新人,但朝着大洋彼岸的远方,我会一直尽力成长。”
大学方过半,还有很多地方仍需努力,但我很坚定地相信着,总有一天,我们将会站在海外的讲台上用汉语向大家讲述大美无言,带着为母语而骄傲的笑容、带着一份求新的好奇、一份务求完美的坚定,用汉语传道授业解惑、也为永不结束的精彩故事期待。
我们被齐鲁大地的儒家风骨滋养着,是与时代同行的孩子,是这中华五千年曼妙身姿的承继者。怀山大力量、让汉语发声,希望我们终能成长为一份让世界与中国共鸣的青年力量。
【作者:2016级本科生 赵宸 来自单位:国际教育学院 责编:李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