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鑫
学生
中国数智边疆高端论坛暨山东大学边疆治理研究院成立大会参加者 赵鑫
>>详细周末,我有幸以一名见证者与学习者的身份,全程参与了在山东大学威海校区举办的中国数智边疆高端论坛暨边疆治理研究院成立大会。作为一名刚从外语专业转入区域国别学交叉学科的博士新生,此番盛会如同一座灯塔,照亮了我的学术航程。
会上,山东大学威海校区副校长夏利东、吉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刘立新、东北师范大学原副校长韩东育、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编审李大龙、复旦大学资深教授姚大力共同为“山东大学边疆治理研究院”揭牌,掌声雷动。聆听着苗威教授对研究院工作的阐述,“数智驱动”“五位一体”“1+3+N协同创新”等一个个充满前瞻性的概念,勾勒出边疆研究的崭新范式。这让我意识到,我过去所熟练掌握的外语,应是打通材料、理解他者视角、进行文明互鉴的钥匙,成为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贡献力量的独特优势。
随后的主旨报告,堪称思想的盛宴。二十余位学者围绕“中国自主的边疆学知识体系构建”“边疆学学科建设”“边疆治理现代化”与“数智赋能”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前辈学者们引经据典,洞见迭出,深厚的学养与宏阔的视野,为我们后学树立了典范。千百年的边疆历史,在各位学者的细致解读中缓缓铺展,脉络渐清。
次日青年学者论坛呈现出蓬勃朝气,年轻的面孔们,或探讨史上渤海国的国家认同,或分享数智赋能的研究实践。评议专家们的真知灼见与提点鼓励,更营造了一种学术共同体代际传承的温暖氛围。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研究者,我们生逢其时,更应乘数智东风,扎根边疆研究,既传承历史智慧,又创新研究范式,用青春力量为构建中国自主的边疆学知识体系添砖加瓦。
两天的论坛,从资深学者的谆谆教诲到青年同仁的思想碰撞,从研究院成立的庄重时刻到数智赋能的前沿探索,一个个瞬间都在印证:边疆学这门曾被视为“冷门绝学”的学科,正凭借一代代人的薪火相传与技术创新,变得愈发“火热”。
此次参会,感慨于老一辈学者的学术坚守,惊叹于数智技术对人文研究的强大助推,更明晰了自己的使命:以语言为桥,以数智为翼,在边疆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的交汇点上深耕不辍,让“冷门绝学”持续升温,让中国边疆的声音传向更远的地方。
- 古籍整理与保护课学生 王肖晴 [2025/11/18 22:04:23]
- “青春正当时”全国大学生原创歌曲征集展示活动参演者 肖鹭丹 [2025/11/18 22:02:52]
- “三周做一个机器人”活动参加者 高紫凝 [2025/11/18 21:57:06]
- 公共卫生学院迎新晚会参加者 周子涵 [2025/11/18 20:50:00]
- “益起行动,爱润千隅”科普志愿活动参加者 石若淇 [2025/11/18 20:23:08]
- “心光放映厅”微故事演绎参加者 孙曼 [2025/11/18 19:54:28]
- 欧莱雅有意思青年创变盛典获奖团队成员 汪子艺 [2025/11/17 20:56:05]
- 第十二期青年创客论坛参加者 肖明慧 [2025/11/17 20:02:59]
- “戏曲进校园”活动参与者 武隋康 [2025/11/17 19:26:37]
- 班级团建活动参加者 张硕 [2025/11/17 18:47:52]
- 老年大学康养课堂学员 刘佩成 [2025/11/16 22:25:04]
- 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一等奖团队成员 宋珺 [2025/11/16 21:53: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