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5/12 18:25:03
点击:
2008年以后,“5·12”不再仅仅是一个寻常日子,汶川地震已经过去了五年。不久前,雅安又遭受强震,在地动山摇的摧残下,不管是何人都会绝望、孤独、痛彻心扉。同样是在春意盎然的日子,同样发生了令人心碎的灾难!没有几个人能预知自己何时死亡,回顾几次毁灭性大地震紧急救援,往事历历在目犹如定格在昨天。地震后有伤痛,惟时光之流逝可以平复;地震后有记忆,惟虔诚的纪念可以缅怀;地震后有感动,惟不断的发扬可以传承。
曾经的唐山、斐济和汶川地震救援,和灾区人民一起经历了震后的那些恐惧、悲痛、希望和感恩,也深深感受到人类遇到灾难时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三十多年前的唐山地震给所有的唐山人留下了无法磨灭的印迹,限于当时的条件,很多受灾群众因未得到及时的救援和治疗而遗憾地离开这个世界;在条件相对较好的国外地震救援中,不同肤色的志愿者们诠释着生命至上的理念,为被困者送去生还的希望,给受灾者注入振作的动力。
五年前的今天,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再一次临危受命,被省委省政府任命为山东紧急救援第四队的队长,赴川救援。我在震后不到20个小时就到达了震区,带领21名队员,在接下来的20多个日日夜夜里,转战都江堰、绵阳、平武等地。在灾区拼搏的日夜里,哪里有伤员,哪里就有我们的救援队。那是一段与“死神”掰手腕的日子,每天只休息几个小时。在临时搭建的急诊室、病房和门诊巡视,认真察看每一位病患的情况,为危重伤员逐一制定缜密的治疗方案,并根据病情变化随时调整。当时的情况极其危险、极端困难,我和我的队友们完成了常人难以承受的繁重医疗任务——共接诊救治伤员6000余人,成功救治重伤员200余人,创造了救治伤员零死亡记录的奇迹。
汶川、雅安地震后的大救援,让我欣慰。我们的国家和人民面对新的考验,强大的救援力量迅速在灾区集结,浩大的社会资源汇聚,博大的爱心热潮涌动。尤其是年轻的一代在地震中承担起社会的责任,在这般磨砺与考验中加速成熟。他们之前或许正在享受着美好的校园时光,或许刚刚踏上事业的道路,如果说他们当前还无法去做大事,那么可以说震后他们怀着大爱,做着一件件让人感动的小事——无论是主动地捐助,还是赶赴灾区救援,点点滴滴都记录下他们志愿精神的淬炼升华。
灾难是一种历练,是一种洗礼。在我既往的印象中,80、90后的年轻人很难与“责任”、“担当”之类的字眼相联系。他们从出生后就被贴上了“娇生惯养”的标签,与经历过动荡年代后担负起建设祖国重任的父辈们相比,他们曾几何时更多地被认为是懒散、自私、缺乏理想和奉献精神的一代。而且在社会的诸多领域,年长者仍然主导着国民的意识,相比之下,他们的声音显得微弱且不确定,年轻人并不清楚自己究竟能为国家和社会做些什么。然而,中国的年轻一代在近年抗震救灾中的表现证明,他们是勇于承担和奉献的一代。汶川地震中,灾区到处都可以看到“青年志愿者”的身影。
他们面对死亡的无惧让我这几十年经验的外科医生也深深地感动,自叹不如。他们日以继夜地冒着在数不清的余震中随时再次坍塌的危险,在现场搜寻、抢救;他们勇敢地抢着搬运从废墟中挖出的伤员,多少私家车后座被伤者和亡者身上泥土、呕吐物和鲜血覆盖,即便是看起来羸弱的姑娘也毫无惧色;他们用言语和行动相互鼓舞。在经历了山河变色、家园被毁的恐惧和悲伤后,中国年轻的一代迅速成熟起来,感受到生命的可贵与厚重,勇敢地承担起沉重的社会责任。
灾难往往是一代人的集体记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实现梦想的过程,从来不会一帆风顺,默默行动才是最强大的力量。走过灾难,我们更加坚定坚韧;走过灾难,我们更加自信自强。
注:牛军教授是全国唯一参加过1976年“唐山大地震”、2002年“斐济大地震”和“5.12汶川大地震”三次紧急救援的医疗队员。因其在救援中的出色表现,被山东省政府记二等功,被评为全国医疗系统先进个人。并于今年获评山东大学2012年度 “爱岗敬业十大模范人物”。
【作者:齐鲁医院教授 牛军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梦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