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参加“山大有约”暑期学校项目学生 孙誉文

发布时间:2019/08/07 09:37:07   点击:  

8月7日 星期三 雨

“老师,您觉得中国文坛还会有下一个王小波吗?”

“会的,我关注了现在文坛中许多八零后九零后作家的作品,他们都很棒,都很有自己的风格,因此出现下一个有特立独行文学气质的作家是不会太远的。”

“那……他们的作品中会不会缺失了一种历史感?”

“五十年代那一批人有独特的历史背景,是其他时期作家无法模仿的。因此,不应该把王小波作品的内容定成一个标杆,而应该比较当代作家与王小波辨析事物本质和观察事物的能力,以及创新表达方式和写作形式的能力。这样你就会发现,我们中国文坛仍然活力四射。”

这是在“山大有约”暑期学校项目的文学生活馆课程结束后,我与授课教师的对话。山大的老师们,用极其合理的方式,为我们论证了许多我们想知道答案的文艺命题。面对着我们这样一群有些过于内敛的理科生,老师们仍然保持了极大的耐心,讲好了他们的每一堂课,因此在这里要首先对老师们表达我的感谢。

在山大的这段时间,让我明白了山东大学有自信喊出“文史见长”的原因所在。从欣赏古编钟的新奇到领悟小提琴韵律的痴迷,从品味香茗的雅致到细描扇面的才情,从文学之美的宏大壮丽到设计之美的精致巧妙,每一个环节都向我们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魅力。而在我们的课堂上,既有三十年潜心钻研造就的刻瓷大师,也有能将巴黎圣母院与流体力学连接的毫无破绽的教授,当然也有一直陪伴我们的言谈举止优雅自如的老师们。如此种种,无一不给我带来了某种方面的领悟与提升。这些感悟很难细化成文字呈于纸端,就像不可能用一套测试题测试出一个人的人文素养。但是浸润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日久天长,“文化隐藏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这样的观点已经潜移默化地滋润了学生的审美与三观。你很难不去主动触摸文化的脉络,不去主动阅读或者通过其它方式去体会生活中的美。

讲完了山大的课程,还想说说对校园的第一感受。首先,山大的校园由于校区较多,体量较小,也因而拥有了许多高楼。站在楼顶俯瞰周围热闹拥挤的市区和远方独孤茕立的山峰,都带给我不一样的感受。食堂的价格足够亲民,而菜品种类也使我这个土生土长的山东人感到亲切。种种这些,都给我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

在山大的生活即将结束,我也将开启一段全新的旅程。我希望在山大种下的这颗文化的种子能在今后的生活中陪着我一起成长,成熟。

学无止境,饮食思源。

气有浩然,爱国荣校。


【作者:2018级本科生 孙誉文 来自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责编:王一哲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