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山大日记:口腔医学院本科生 邓钰玮

发布时间:2017/03/19 10:27:50   点击:  

3月18日 星期六 晴
  对于一个有选择困难症的人的来说,选择,还真是一件伤脑筋的事情。
  选择前,把各个选项思来想去千万遍,直至自己也烦了,下定决心,想着到时直接伸出手去便好,管它是好是坏,全部听天由命罢,可真正要出手时,又犹豫起来,生怕挑了让自己后悔的那个。
  可能是命运格外眷顾,大学以来我的选择都让此时此刻的自己感到庆幸。现在的我,在上大二,一个转专业的学生,一个社团负责人。因为需要同时学习大二与大一的课程,对我来说最熟悉的场景便是在图书馆的走廊里,读记着大一的专业课,心里却羡慕着能专心学习大二课程的同学。从周一到周五,从早上到晚上,课程表几乎没有一点空白,却又要操心着社团里的大小事项。整日里像陀螺一样忙个不停,随时会觉得心力已经达到极限,总想逃到哪里去喘口气,歇一歇。
  这样说,我好像是后悔了。是啊,当考试周里四天遇上五门考试的时候,当宿舍里的姑娘们已经回家剩我自己通宵复习的时候,当想要认真听课却不得不回复消息处理社团工作的时候,我会想,当初做的选择,是值得的吗?因为课业与社团的压力,开学之初我便在焦虑中度过了,依旧是忙个不停,却没有感到因忙碌带来的充实。就这样按部就班,作为社团负责人,我组织参加了仲英学者座谈会,有了一次与教授们零距离交流的机会。
  本以为作为学校优中选优,层层筛选出来的青年人才,各位教授的经历应该大致相似——从本科到博士都是学霸,然后在自己的学科领域潜心研究,最终成为佼佼者。然而,医学院的赵伟教授,他对自己的经历介绍让我开始对自己的心态进行了反思。这位教授从本科到研究生,从海军到陆军,再到最后选定的研究方向,经历了多次跨专业,人生之路也因此有了多次改变。每一次的转变都需要经历适应,也因为转变之初的各种阻碍怀疑过自己当初是否错过了最佳选项,但是等他一一克服之后再反观选择的道路,才会发现,或许现在的才是最适合自己的。
  赵伟教授说:“当我们面临选择时,通常会选择认为最优的一条路。但是走到一定程度后也会遇到一些挫折,从而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但事物向前发展,或许往下走才会发现,这才是最好的安排。”教授的这句话让我深受启发,不禁联想起自己。或许,选择不转专业会更加的学有余力,不去竞职会让我担负更少的责任,但是我现在的选择让我结识了更多志趣相投的同学伙伴,我所学习的专业让我离自己所向往的职业更近了一步,我在社团中的任职让我懂得了什么是责任,并让我有了一群因为公益而结缘相知的朋友。而,我现在对于当初选择的疑虑与懊恼,只是源于转变过程中注定会出现的一些阻碍而已,我所需要做的便是克服,从而证明,现在便是命运的最好安排。
  我再次站在图书馆的走廊,捧起大一的课本,倒是心静了许多。
  选择从来不是一件难事,难的是给自己证明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                                    


【作者:口腔医学院 2015级 邓钰玮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