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3/21 08:25:35
点击:
今年恰逢山东大学百廿华诞,我从朋友圈看到了学校发出的“百廿校庆作品征集”活动。巧合的是,前不久,我读大二时办的一份手抄报,在济南一位收藏家老先生手里发现,同学小秦发来了图片。于是,那张有些幼稚但恰似青葱岁月的手抄报,带着三十多年前的余温来到眼前。
今年2月10日,我的大学同学秦建平(大学时她自己喜欢写成“建萍”,我们都叫她小秦,一直到现在都这么叫,谐音“小琴”,叫起来很亲切,也很像她)给我发来这份名叫“小荷”的手抄报的扫描图片。小秦说这是自己在大众日报社工作时的同事雍坚从济南民间收藏家吕先生那里发现的,他当时很激动,征得吕先生同意,第一时间扫描发给了小秦。
小秦得到这张珍贵老照片也有些激动,第一时间打电话给我。自然,我感同身受,意外又惊喜。说实在的,如果不是这张手抄报“再现”,我们几乎不记得当年还办了这样一份“报纸”。大学时期的记忆多数随三十多年的历史小长河流走了。这份留存对于个人更加弥足珍贵,是青春的记载,也是同窗情谊的珍藏。
这份手抄报办于1985年11月,那时我们在历史系历史专业读二年级。手抄报的头条文章《历史是我们民族自信的根据》,参考的是1983年3月的《社会科学》,是我手抄上去的。我们还编排了历史地理、古代发明、诗词、好书推荐、名人名言、小知识、小幽默等丰富的小栏目,报头、中缝等设计得有模有样,很像一份“报纸”,虽然书法、插图、版式,现在看来都很幼稚,但似乎能看到当年夜晚的台灯下,我们一笔一画、一丝不苟、精心设计编排的样子,那才是我们的青春!
记得我当时刚刚当选团支部宣传委员和班级的生活委员,经验不足。接到系里布置下来纪念“一二·九”运动五十周年组织办墙报的任务,我又苦恼又有压力。但是出于责任心,觉得应该把班上的宣传做好,费了很多心思,后来想到了办手抄报。我自己先做了一期宣传海报,发动同学们都行动起来,同时也和小秦动手办了一份。
岁月流转,毕业分配到机关当公务员的小秦后来奔着新闻理想去了报社,成为一名优秀的“报”人,如今在中央美术学院担任新闻发言人、宣传部长。“哈哈,原来我早就是办报的天才!”发现这份手抄报,小秦似乎比我还激动,打趣道。我与小秦是同班同学,也是同住在当时的山大新校4号楼407室的室友,情同姐妹,如今都叫作“闺蜜”。从1984年入校,相识相知快40年了,我们感情依然很深厚。
看到这份手抄报,我的思绪回到了上世纪80年代的校园,回到了我们读书的青春岁月,回到了我们上课的文史楼、抢座位上晚自习的图书馆、坐在石凳上聊天的小树林;我虽然读书、工作一直没离开过山大,但是每一年、每一天的校园都不一样。
读书在山大,毕业留校工作,我很幸运;从建校百年盛典到百廿华诞,山大的风雨彩虹,我在其中。一百二十年,沐雨栉风,春华秋实,我们这份小小手抄报,亦汇入学校百廿年发展历程中的历史长河,记录了青年学子爱国爱校的情怀。百廿岁月,恰似风华,祝愿我们热爱的山东大学生生不息、欣欣向荣。
在此,谨以我们这份载着三十多年历史温度的“小报”作为献给母校百廿华诞的生日礼物。我们珍惜友情,感恩母校!特别感谢收藏这份青葱小报的吕老先生,也感谢有心的雍坚先生。
【作者:教职工 荣晓燕 来自单位:党办校办 责编:甘传昀 蒋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