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2017山大日记: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 陈青艺
发布时间:2017/04/08 09:47:31 点击:
4月7日 星期五 晴
今天课后,一个法国学生突然问我 “你是一个好老师”这个句子对不对,我说对,他很认真地看着我重复了好几遍,我有点奇怪,他解释说:这句话是他想对我说的,他问我只是想用正确中文说出来。顿时,我觉得心里暖暖的。
我在法国勒芒曼恩大学的Centre de Ressources en Langues(CRL)和Campus Soir des Langues工作。勒芒,这个曾经对我来说无比陌生的词汇现在已成为我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记得我是在去年五月初参加山大校内培训时第一次听到这个城市,当时充满了好奇,期待知道这个我即将工作和生活的城市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城市。
九月初,我提着沉重的行李来到勒芒,因为法国的交通和国内的不太一样,一出火车站我就有些茫然了,好多好心人热情地教我如何买票、给我指路、有的甚至一路上陪着我,确保我能够安全顺利地到达学校后才离开。在tramway里向窗外看去,阳光洒在路面上,鸽子悠闲地走来走去,天蓝蓝地,给人一种安静、舒适的感觉。
勒芒是一个精致的小城,市中心一带的法式建筑和勒芒老城区让人流连忘返。这里的公共交通都是暖色调,即使在冬日也给人一种温暖的、充满活力的感觉。这座城市的居民非常善良和友好,走在路上,总有人微笑着和我说“Bonjour”,汽车遇到行人都会主动停车礼让,在超市当我手忙脚乱时会有人热心地帮我拿袋子,做任何事情大家都耐心地排队等待。这里的一切都给人一种秩序井然的感觉。
我住在大学旁边的学生宿舍里面,小小的房间里有独立的卫生间,还有一个小冰箱。平时做饭就在公共厨房里,每次都能遇上住在同一层的不同国家的小伙伴,有时我们会交流厨艺,渐渐地我学到了许多不同的做饭方式,也从刚开始不太会做饭变得自信从容。
在曼恩大学,我教的是比较自由的选修课,针对的是零基础和初级水平的学生。同时作为汉语课试点,开展了对Laval校区学生的远程授课,所以我每周和那边的两个学生还有一小时的讨论课。选课的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有本科生也有研究生,除了法国学生之外还有来自摩洛哥、越南、科特迪瓦和英国的学生,他们的年龄和我差不多,所以上课的时候很配合,课堂氛围也很轻松愉快。因为是选修课,再加上他们自己专业课的压力很大,所以选择课程并坚持下来的学生除了有兴趣还有很强的汉语学习动力。学生们的接受能力非常强,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时我发现他们掌握的比我预期的还多,不禁有一点小小的成就感。我接触的学生很多都是温暖型的,下课我要擦白板、关电脑、关投影、关灯、关门,很多时候学生会主动帮我一起整理或者在门口等我一起走。
第一学期结束时收到了一些同学的邮件,其中一个来自越南的学生写道:你是我的中文启蒙老师,也是一个好老师,我真希望我可以一直和你学习汉语,直到有一天我可以流利地说汉语。最后她用我不久前介绍的拼音输入法用汉字写道:谢谢老师!我爱你!看完我非常感动。做了老师后才真正发现这是一个让人愉快的职业,学生的小小进步都会让人欢欣鼓舞,学生需要帮助时我都希望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他们,因为发自内心地希望他们更好。在我的学习生涯中也遇到过许多位好老师,作为学生的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他们会对学生这么负责,现在看来这可能是教师的一种“本能”。在备课、教学的过程中,我对汉语本体知识及中华文化也有了更多、更深的认识,这可能就是所谓的“教学相长”吧。
来勒芒后我认识了勒芒市法中交流协会,协会的创始人多年来一直坚持在法国推广中国文化,让更多的法国人了解中国。在课余时间我会跟他们去幼儿园和小学开展和中国有关的课外活动,这样既可以丰富我的生活,也可以更多地传播中华文化,还让我有机会接触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探索和学习与不同年纪孩子相处的方式,以及给他们开展汉语教学及文化活动的方法。
独自在勒芒的日子并不感觉孤独,因为我认识了许多来自不同国家、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小伙伴,因为在我身边一直有善良的人相伴,我感恩现在拥有的,也希望用实际行动传递这份温暖和善意。
能在青春正好的年纪,有幸参与到山东大学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项目,从学生到汉语教师的职业身份的转换,从象牙塔到国际志愿者平台的历练,我相信,在法国做汉语教师志愿者的这段经历将成为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和最美好的回忆!
【作者:威海校区翻译学院 2012级 陈青艺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