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5/25 09:42:09
点击:
从烟台回来的第三天,雨后的兴隆山出奇的晴朗。第十五届“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科技竞赛已经落下帷幕,但烟台比赛时短短的几天还历历在目。很荣幸,我们透水混凝土小组最终在决赛中脱颖而出,摘得了省赛特等奖的荣誉。
回想这一路走来,从去年暑假时对济南海绵城市工程实施现状进行调研,发现了市场上透水混凝土存在的一些问题;到去年十一月,我们带着疑问找到了刘人太老师,在与老师进行了多次的反复交流后,我们决定进行新型透水混凝土的研制,为海绵城市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青春热血。
还记得第一批成型的48个透水混凝土试块,我们三人一组进行了模具擦拭与涂油,对石块和再生骨料进行清洗晾晒,按照设计配比进行搅拌,又接着将搅拌好的混凝土分层铺装进行人工振捣。前前后后,我们经过了整整八个小时无休止的工作,得到那一个个沉甸甸的方块时,也真真切切地理解了如获至宝的含义。随着实验的深入,试块也越做越多,科研压力也与日俱增,但是我们坚持了下来,克服了生活和学习中的种种压力、克服了身体和精神上的种种问题。回想穿着实验服忙忙碌碌的时候,土木工程之于社会大众的重要意义仿佛千斤重担般压在两肩,但既为土建人,承载了荣耀的同时,我们必须担负责任,也必须为土建事业添砖加瓦。
回忆赛前准备的那段日子,是改不完的展板PPT和视频、是一次又一次的模拟答辩和调试仪器……无数个不分昼夜的日子,都只为了将我们最好的一面展现在省赛这个大舞台上。
比赛取得好成绩,不仅仅依靠团队成员的合作奋斗,更要感谢各位老师同学们的帮助。刘人太老师作为指导老师,为我们的研究方向提供指引,每当我们在研究中遇到困惑,刘老师总能给予恰当的点拨。梁莹老师作为领队,为我们汇报材料的修改尽心尽力,在比赛期间前前后后地为我们打理行程,更陪着我们同吃同住、工作到深夜,如同姐姐一样细心地照料着我们。校团委的老师和学生会同学们的周到服务,也为我们解决了许多困难。
省赛的结束只是我们科研路上的一个逗点,这条科研之路还很漫长,充满着无限挑战与希望。但无论前路多艰险,我们一定会秉承“5+2、白+黑”的岩土精神,不断挑战自我、突破极限!
【作者:土建学院 2015级 张思凡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竞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