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山大日记:毛概课学生 孙羽丰

发布时间:2017/06/17 09:59:00   点击:  

6月16日 星期五 晴

  天气依旧炎热,考试月已经降临,燥热和紧张一并落在我们的头上。课程渐渐接近尾声,也就是所谓的上一节少一节了。一门课程一旦结束就意味着一段时间的逝去,这点大四的学长学姐们必定深有体会。要是有一节课能够引起我们的一些共鸣,这节课对我们就有意义,能让我们一直牢记,深怀于心。
  本周的毛概课我觉得于我就是非常有意义的一堂课。与以往不同,郑敬斌老师细心组织了一堂课堂展示课,各个小组用唱红歌和PPT等不同的展示方法展示自己小组的成果。我们小组一齐演唱了《大中国》这首歌曲,其实我自己对这首歌曲还是很有感触的,这是小学时学的一首歌,当时学得特别认真,因为曲子很明快有节奏,还能背出谱子。但到如今读大学了,反而对这首歌感到了生疏。这次的课堂合唱我们小组在私下练了许多遍,但是真正课堂展示的时候还是有些怯场了,面对这么多熟悉的人,声音不够洪亮,没有唱出《大中国》应该有的气势,还是略有遗憾。郑老师也特别有心,给我们录了像,也许可以当做我们的一种回忆吧。另一个小组演唱了《七子之歌》,这首歌是澳门回归时播放的歌曲,由闻一多先生作词,歌词虽然简单但是字字都透露着一种渴望回归的感情。他们小组的成员在演唱的时候头是昂扬着的,面对着我们唱着《七子之歌》,他们准备得非常充分,歌词牢记于心,充满感情,歌曲结束后课堂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其实这两首歌曲都属于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不是很多,而以唱红歌这样的一种形式去了解歌曲以及歌曲背后的故事,了解过去的故事,了解作曲家们的心情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手段,加深了我们对它的印象,让我们都能把这些过去的事情深深地记在心里。 最后一个小组是以讲解PPT的形式,展示了有关“一带一路”的建设进程。“一带一路”概念的提出是在近年,最近的峰会上习近平主席也特别强调了要加大力度建设成“一带一路”经济体系,我们每个人在这个过程中都应该要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这堂展示课给我紧张略带枯燥的生活带来了新的东西。我们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也应该多了解新闻、时事等,这堂毛概课也将深深烙在我的心里。


【作者:化学院 2013级 孙羽丰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凯欣 孟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