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山大日记:化学院毕业生 李建元

发布时间:2017/06/20 09:34:19   点击:  

6月19日 星期一 晴
  毕业前的第7天,6月19日,迎着朝阳起床,一切看起来如四年的每个日日夜夜一样,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一如既往,我掏出校园卡,与宿管阿姨微笑示意;只是宿舍楼下的通知栏上,多了一份毕业生离校注意事项,和化学院2017届毕业晚会的海报。
  在音乐厅前,我们准备了海报、红毯、签名墙。今晚,一个多月的准备都将得到兑现。至此,我才发觉真的要毕业了。这滞后的情绪的背后,大概是不情愿甚至不敢承认要毕业的事实,企图最后做一些无谓的抗争来挽留这段即将逝去的时光。我坐在后台,听着前场这些再熟悉不过的声音,这四年独有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
  四年前,作为化学院的第一批“驻外人员”,我们的大学时光是从洪家楼校区开始的。还记得,那年军训的持续高温,中秋晚会上从陌生到熟悉,飞虎队的军体拳也有不输方阵的风采,三连四个排拉歌难分高下……那时,下午一点半的实验课,大家耐着困意、汗流浃背地狂奔到中心校区;每逢学院活动、学生会开会,洪家楼到中心的这段路上我们都有说有笑、自信爽朗。而这些点点滴滴,定格在最后在洪家楼校区生活的2016级身上,成为专属于我们的记忆。这些历历在目的回忆以后便不会再有,洪楼一梦,梦醒时分就要带着过往的美好继续前行。
  三年前的那个九月,我被时光推着成为了学长,去学着如何担当。当迎来一个个稚嫩青春的面孔的时候,我们仿佛看到了当时的自己,熟悉而陌生。于是我们便学着按照学长学姐的方式去帮助引领他们。三年很短,转眼已站在离别的路口,我们成为了大学生活里最亲的朋友,何愁未来不会相见?
  两年前,大学的时光已过半,我们依旧踏步向前;占座的书从后排挪到了前排,课堂上全程聚焦的眼神变得多了起来,手里捧着一份厚厚的实验报告竟是如此的心满意足。我们,总该是长大了。后面的日子里,我们开始考虑未来的计划,有些迷茫和不知所措,但从没有退缩。大三的时光随五分制的改革而结束,也见证了我们从纠结到坚定、从稚嫩到成熟。
  一年前,我们笑称成为了山大的一群老人,嘲讽自己不知道三年都干了什么;调侃了一次又一次学分制收费,却决不允许外人说它一丝一毫的不好;玩烂了层出不穷的话题梗,无忧无虑却又格外珍惜着这段青春年华。
  “主持人准备上场了!”总负责的童策划和刘导演提醒我。她们已经连续三晚没合眼了,但还是那么尽心尽力。我阔步走上舞台,工作人员的耳语声,开场视频的祝福声,对讲机的嘈杂声,观众的欢呼声,我们的歌声、笑声、掌声与心声,一切都那么真实而可爱,真想再多看几眼,认真看看每一个人。
  “下面我宣布,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2017届化说少年毕业晚会,永不散场!”
  “化”说少年锦时,无悔青春如化。


【作者:化学院 2013级 李建元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