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7/23 22:13:13
点击:
作为山东大学青藏冻土科学考察队首批队员,我们一行十余人带着学校对青藏冻土科考的期盼和指示,在孙怀凤教授的带领下,奔赴青藏高原上的长江源头——沱沱河地区开展科学考察。
青藏公路于1954年实现通车,1974年完成改扩建,1985年全部实现黑色路面,这也是世界上首条在高寒冻土区全部铺设黑色等级路面的公路,大大提高了道路运输效率。青藏公路曾经担负80%的进藏物资运输,如今依然是进出青藏高原最繁忙的生命线和大通道。高原上的复杂冻土环境是制约青藏公路建设的世界性难题,冻土纬度低、日照强、地质构造运动频繁,其复杂性和独特性举世无双。受到高原冻土和重车负载的影响,青藏公路存在波浪沉陷、路面损坏、纵向开裂及横向倾斜等病害,这些问题经常直接或间接导致长达数公里的堵车,严重影响了青藏公路的运输效率和运输能力。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青藏高原多年冻土退化日益严重,本次冻土科学考察主要在沱沱河段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区域开展浅地表冻土物性特征和温度场分布探测,以获得多年冻土特征。科考队在海拔4607.3m的沱沱河地区主要采用地质雷达、高密度电法、面波和无人机热红外成像等方法进行了现场试验。
“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发扬优良传统。现场环境恶劣,刚下过大雨的高寒草甸泥泞湿滑,车队驶进预设探测区域,五辆越野车竟有三辆先后陷车。野外条件艰苦,4600多米的海拔,队员们扛着仪器走几步就要停下来喘上一阵,感觉到胸口憋闷、呼吸困难。此时间段的高原,穿着羽绒服在车外站立二十分钟就被大风吹得寒彻全身。白天野外的恶劣环境尚且可以忍受,晚上更是难熬,九点半夜幕降临,气温和高原空气中的氧含量开始骤降,当我整理完资料躺在床上,由于缺氧头疼欲裂,困意袭来却又难以入睡。科考队员们在这种条件下坚持工作,也真正体会到在高原工作的艰辛和不易。历经多日艰苦奋战、克服高寒缺氧影响,我们最终圆满完成了冻土科考任务。
从沱沱河地区完成野外探测工作返回格尔木后,我们参观了青藏公路纪念馆和前身为青藏公路建设指挥部的将军楼旧址。1954年以前,格尔木还是一座位于昆仑山北麓的千里无人烟的荒滩,这里空旷的原野上没有一顶帐篷、一棵乔木,只有狂风、枯草和大漠戈壁。“青藏公路之父”慕生忠将军率领筑路军民在茫茫的戈壁滩上扎下了6顶帐篷,开始了艰难的筑路进程,仅用了7个月零4天的时间,就在“人类生命禁区”的世界屋脊创造了快速筑路的奇迹,同时也铸造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
大家被青藏公路的修路历程和“两路”精神深深地触动,孙怀凤教授同我们交流道:“青藏公路已经修到了终点,但是精神之路没有终点。中国共产党带领汉藏军民以少数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用极短的时间,在世界屋脊、渺无人迹的青藏高原上战胜严寒和缺氧,创造性地修通了青藏公路。今天,时代条件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这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永远留在了我们的血脉里。我们要练就扎实的科研能力和突出的实践应用能力,以‘顽强拼搏、甘当路石’的战斗精神和高尚情怀,为新时代建设立新功。”科考队员黄志友、谢贵城在返校后第一时间向党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
通过这次科学考察和参观学习,我的内心感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也逐渐明晰了自己未来奋斗的方向。艰难困苦、高寒缺氧的恶劣条件,能够激发勇往直前、敢为人先的进取意识和担当精神,更能够塑造甘于吃苦、乐于奉献的高尚情怀。巍巍昆仑、遥遥天路,我愿将个人发展同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紧密联系,为出疆入藏通道建设贡献智慧力量。
【作者:2020级博士研究生 刘锐 来自单位:土建学院 责编:赵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