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7/26 21:15:57
点击:
今天,我作为全省科教战线上普通一兵,站在台上领受山东省委林武书记亲自颁发的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感到无比激动、无上光荣。
1981年,我从德州陵县贫苦农村考入山东工学院这所工科名校,随后读研并留校任教,至今已43个年头。我有幸能从一个土生土长、从未挪窝的“山东土特产”,成长为我国新能源控制领域的弄潮儿,再到获得省科技最高奖,应归功于党和国家的培养、各级领导专家的关爱、国家和山东政策的支持;当然也离不开我和团队三十年磨一剑的恒心、废寝忘食的拼搏、殚精竭虑的探索和屡败屡战的坚韧。总而言之,没有国家、山东省、济南市和山东大学的大力支持,没有一支精良团队的支撑,一切皆无可能!所以,山东省最高奖这份崇高荣誉不属于我个人,而属于我带领的科研团队,属于山东大学,更属于所有爱国奉献、勇攀科学高峰的追梦人。
近年来,发展新能源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大国竞争的主战场和“双碳”战略的强支撑。
遥想36年前,我刚投身新能源控制研究时,这还是一个“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行业,是一份“受累不讨好”的差事,缺少经费支持,常在野外调试,苦不堪言。但我经常跟同事们说,做科研要有学术洞察力和战略定力,不跟一时之风,不逞一时之勇,不求一日之功,要耐得住寂寞,不怕坐冷板凳。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历经36个寒冬酷暑,我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勇毅前行,突破了一个个核心技术瓶颈,创建了新能源并网非线性控制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完成了重大科技成果转让转化,并与企业合作实现了大规模产业化应用,支撑了西电东送、“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工程,为推动新能源技术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贡献了山东力量。如今,我国新能源并网装备已实现从无到有、由弱变强,从追赶到引领的历史性跨越,山东新能源产业也高歌猛进、蓬勃发展,光伏、风电装机总量和新型储能规模均居全国第一。近十年,山东大学在新能源控制领域牵头斩获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我带领的新能源控制团队入选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建成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有力支撑山东大学控制学科跃居A类。这标志着山东大学已成为该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天我站在这里受奖,深切感受到国家和山东省对科技工作的高度重视,更感受到全社会对科技工作者未来发展的鼓励和期待。这次获奖是我和团队科技人生的新高度,也是科技创新的新起点,我既自豪兴奋,又倍感压力,更动力十足。
我清楚记得,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要求山东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定好位、挑大梁,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我清楚记得,一个月前,我在人民大会堂第三次参加国家科技奖励大会时,有幸再次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接见,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建设科技强国,科技战线重任在肩、使命光荣”!
今后,我将始终牢记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一定遵循省委省政府的殷殷嘱托,坚定不移谋大局、干大事,坚持学术自信、鼓足干劲,厚植齐鲁,服务国家,更加自觉地把学术追求融入建设科技强国、科技强省的壮丽事业之中,追求卓越、只争朝夕,努力创造出无愧时代、不负人民的新业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终身!
【作者:教授 张承慧 来自单位:控制学院 责编: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