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各位院士、同仁、嘉宾、校友从天南海北来到泉城济南,出席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建院75周年产教融合高端论坛,可谓群贤毕至、蓬荜生辉。这不仅是山大荣耀、产教盛事,更是控院之大幸!
大会伊始,我们共同观看了学院75周年发展记录片,每个人都心潮澎湃、感慨万千。这份情感来源于我们共同经历产生的思想共鸣。现代教育家梅贻琦先生对回顾历史何以必要有过这样的描述,“一以纪念过去之艰难缔造,一以懔念未来之发荣滋长”。我想用“感恩”“致敬”“担当”三个关键词,总结我的心情和感受。
首先是“感恩”。只有知道感恩,才能走得更远。论坛上,各位院士嘉宾、各位校长对控制学院75年的奋斗历程及今日之辉煌给予了莫大肯定。但实际上,学院取得的每一份成就,都是院士专家悉心指导和鼎力支持的结果,都是各界领导关怀托举的结果,都是兄弟院校竭力帮扶的结果。如果没有大家的无私帮助和大力支持,控制学院一切皆无可能。
李术才校长在致辞中高度赞誉了大学长薛禹胜院士、师兄房建成院士等控院校友胸怀家国、勇于担当的高贵品格,敢闯敢创、敢为人先的创新勇气,他们为共和国挺直脊梁、自立自强作出了重大贡献。校友不仅代表着学院的精神和文化,更是学院最能信赖、最可托付的中坚力量。可以说,学院每一项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广大校友的坚定支持。
感恩校友于海田市长,上任后给济南市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母校的支持更是不遗余力。
感恩企业家校友纪德法、肖维荣、张光先、汤承昭、孙刚义、贾洪深、李蛟龙、王超、刘前卫,感谢合作企业刘玉家董事长、冯丽董事长等。他们坚守实业报国初心,更以各种形式回馈学院,开启了校企联合发展的新篇章。
75年来,有太多的名字值得我们牢牢铭记,有太多的故事需要我们细细品读,这些都归因于学院独特的文化存在和价值传承。“质朴精勤、雄健卓越”“智控天下、慧通未来”的精神共识,已深深内契于控院学人的血脉中,外化于控院学人的行动上,历经七十五载风雨而生生不息。
然后是“致敬”。控制学院发轫于山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电机工程系,是山东大学起源性工科学院。先后拆分出电子系、电力系、计算机系等多个院系,创办了电机、自动化、生物医学工程等十余个专业,是山大工科名副其实的“老母鸡”学院,底蕴深厚,人才辈出,功勋卓著,享誉四海。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学院的发展历程,堪称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的缩影,汇聚了众多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创新培养的精彩华章,激荡着动人心魄的历史回响。
75年前,国家新生,科教新启。老一辈控院人栉风沐雨、奋斗不息,克服了物质贫乏、拆分整合的巨大困难,科研教学积厚流光。1982年,我国现代控制理论先驱、我的导师常春馨教授,主编了全国首部统编教材《现代控制理论概论》,在全国广泛应用,1995年,胡颂尧教授编写的《电机学》获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在控制界、电机界产生重大影响。
41年前,工科塑名,兴学图强。电机工程系更名为自动化工程系,学院教师敢为人先、勇于探索,在国防、能源、化工、纺织等领域攻坚克难,创造出电子束曝光机、全自动军械仓库、55千瓦并网风电系统等众多全国第一和国际领先,在历史上先后获得16项国家科技奖。
24年前,强强联合,弦歌不辍。原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三校合并组建新山东大学。2003年6月5日,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宋健先生,亲笔题写“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9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并现场揭牌,激励着学院进入全面发展的快车道。
9年前,对标一流,踔厉奋发。2016年,学院党政领导班子调整,凝聚“三大共识”,力行“九章治院”,厚植“虎狼文化”,全面实施“五位一体”发展战略,开启学院高质量快速发展的新征程。
回望75年的办学历程,一次次攻坚突破,一次次创新超越,一次次涅槃重生。我们致敬樊翕、常春馨、裘培勇等前辈先贤,他们带领大家,走过了筚路蓝缕的艰苦岁月。致敬李守信书记、张荣校长、郭新立书记、樊丽明校长、任友群书记、李术才校长等学校领导,他们信任如磐、鼎力支持,引领学院取得跨越式发展。致敬邵洪泮、胡颂尧、林连序、李玲等学院领导,他们以德润身、大爱治院,创造了学院一个又一个辉煌。致敬所有曾在学院潜心耕耘、默默奉献的老教师,他们严谨笃实、辛勤执教,谱写了学院奋斗不息、传唱至今的主旋律,他们的精神熔铸在一代代控院人的血液里,是我们接续奋斗、行稳致远的最大底气和强大动力!
最后是“担当”。有梦想才能拥抱未来,有担当方能顶天立地。我们回顾历史、致敬先贤,就是要庚续血脉、汇聚共识、凝聚力量,共同擘画控制学院大有可为的美好未来。
既立军令状,君子无戏言。我们坚持“严谨治学、大爱执教”治学理念,超前布局专业设置,实现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全覆盖,创建了面向国际化、多元化、智能化的“五纵三横”人才培养体系,为通才打基础、为专才长技能、为天才铺通途、为智才引方向、为医才增才干。12年来蝉联三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居全国同类学院首位。获国家级科创竞赛奖两百余项,强力支撑山东大学在第四轮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评估中跻身前五。刚刚,各位院士、领导揭牌成立了“数智赋能自动化专业高质量发展共同体联盟”,必将开启全面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伟大实践。
我们坚持“学问至上、学者至尊、学术自由、学科争先”办院宗旨,管服团队宁肯委屈自己,不能委屈人才;宁肯为难自己,不能为难人才,形成了浓厚的帮扶文化。国家级人才不断涌现,现有长江杰青12人,四青25人,总量全校第一,全国前列。
我们坚持“一体两翼三融合、四轮驱动五优势”学科特色,大力推进产教融合、学科融合、军民融合,形成了新能源控制、随机控制理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等优势方向,新能源并网控制、液压四足机器人等创新成果竞相涌现,有效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受到国家领导人高度评价。
今日之控制学院,已非昨日之控院,尤其是新时代打造的“黄金十年”辉煌,院土面积翻一番,到位经费翻三番,国家级人才翻三番,实现国家级平台零的突破,单项两亿项目零的突破。学院考核连续两年获8A成绩,全校唯一。
我们坚持“开放办学、汇智全球”国际化发展战略,先后聘请美国国家工程院、欧洲科学院院士、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工程学院院长Tamer Başar教授,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IEEE终身会士Brian D.O. Anderson教授等多位全球顶级学者加盟。学院获批教育部创新引智基地,主办国际期刊Biomimetic Intelligence and Robotics,由国际顶级出版社Elsevier出版,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
我们坚信,今天的控制学院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一流学院、一流学科的梦想!今年6月24日,我在人民大会堂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科技创新需求为牵引,着力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我一直在扪心自问,“科技强国、教育强国,控院何为?”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而要问我们能为国家做些什么。使命如磐,容不得丝毫迟疑;重任在肩,更不敢半点懈怠。我们隆重举办10场专题讨论、校友座谈,邀请各位院士领导、行业专家聚在一起,围绕教育、科技、人才展开研讨交流,推进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奋力将控制学院打造成为大师汇聚、学子向往、国家需要的神圣殿堂。这就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和担当。
对于一个人而言,75岁已年过古稀,对于学院而言却恰是风华正茂。我们深切感恩每一位呕心沥血的前辈先贤,诚意致敬每一位无私奉献的领导老师,由衷礼赞每一位戮力同心的校友师生,是您们用无悔的青春奠定了学院75年的基业,铸就了学院75年的丰碑。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奋勇担当,续写辉煌。我谨代表学院全体师生庄严承诺,紧握历史接力棒,奋楫扬帆,奋勇前行,做新时代立德树人的践行者、科技创新的开拓者、青年人才的引领者,续写学院的不朽华章!
【作者: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控制学院院长 张承慧 来自单位:控制学院 责编:谢婷婷 王雨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