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0/07 19:13:33
当车轮碾过黄河北岸的柏油路时,雨又轻轻落了下来。想起从济南出发时,18名13岁学生眼里的光。作为山东山大基础教育集团第17届自行车之旅的随队医生,这段往返570公里,途经淄博、滨州、东营的黄河岸骑行,不仅是一场体能的挑战,更藏着两段叩击人心的感悟。

骑行第二天上午,黄河大堤的路面还带着雨雾的湿滑,一名学生的自行车突然“砰”地一声爆胎。蹲下身检查时,我发现罪魁祸首竟是一节不足两厘米的铁丝——它扎进轮胎,刺破内胎,让原本紧凑的行程停滞了20分钟。修车时,学生们围着看,有人嘀咕“这么小的铁丝,居然能让车没法走”。
这话让我想起“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出发前,我们检查了每辆车的刹车、链条,却没料到路面上的“微小隐患”会成为阻碍。就像日常的医疗工作中,一次体温的细微波动、一个伤口的轻微红肿,若不及时关注,都可能酿成更大问题。对孩子们而言,学习里的一个错题、生活中的一个小习惯,看似不起眼,却可能影响长远。那节铁丝像一个提醒:所有宏大的目标,都需扎扎实实地落在对细节的敬畏里。
“老师,我还能骑!”第三天下午,大雨倾盆,一名学生摔车擦伤了膝盖,我刚为他处理好伤口,他就咬着牙要重新上车。此时队伍已骑行近400公里,不少孩子的腿在打颤,却没人说“放弃”——体力好的学生帮队友驮行李,老师骑着保障车在队伍两侧护航,有人掉队时,大家会自发放慢速度等候。
4天3夜、570公里,对成年人都是不小的挑战,这群13岁的孩子却做到了。这让我真正读懂“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摔车时,有同学递来纸巾;爬坡时,有老师喊着加油;晚上复盘时,大家一起分享缓解疲劳的小技巧。没有一个人是孤军奋战,正是这份彼此扶持的力量,让原本艰难的旅程变成了共同的壮举。就像黄河水奔涌向前,从不是单股水流的功劳,而是无数支流汇聚的力量。
雨还在下,返程的车轮碾过熟悉的路面。这段骑行之旅,有风雨与意外,更有成长与领悟。一节铁丝教会我们敬畏细节,一群孩子让我们看见集体的光芒——这或许就是这场骑行最珍贵的收获,它不仅刻在黄河岸的风景里,更印在每个参与者的心里。
【作者:工作人员 崔博棋 来自单位:山大基础教育集团 责编:赵方方 马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