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经济赋能山东产业发展”活动发言代表、经济系1981级校友 郝书辰

发布时间:2025/10/31 23:00:33     

10月31日 星期五 晴

金秋十月,在母校的召唤下,我非常荣幸作为校友代表,参加了“校友经济赋能山东产业发展”活动并发言。

毕业四十年来,我先是在高校学习、工作了28年,然后服从组织安排从事了12年的审计工作。40年来,我目睹、亲历、切身感受到了我们国家、山东省以及母校山东大学高速发展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在以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相聚济南,共同探讨“以新质生产力驱动山东高质量发展、以校友经济赋能山东产业发展”这一命题,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新质生产力是驱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它代表着科学技术的创新与突破、要素配置的调整与优化、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与高度化。作为经济大省、经济强省的山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大局的要求,更是山东转换发展动能、形成竞争优势的需要。山东是全国产业门类最齐全、体系最完备的省份之一,是唯一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的省份。坚实厚重的产业基础、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日益完善的创新生态,为广大校友投身山东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校友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山东大学的校友遍布世界各地,许多校友身处科技创新前沿、产业变革一线、资本汇聚中枢,本身就是新质生产力的探索者、实践者和推动者,山东大学校友创办、管理的企业,或者说是校友企业,也已经成为山东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广大校友拥有的知识、技术、智慧和资源,是赋能山东产业发展的宝贵财富。我体会,我们广大校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山东产业发展赋能:

要推动母校和校友的科技创新,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夯实根基。我们应积极协调、推动学校和校友中的科学家与创新团队,聚焦山东在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优势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开展协同攻关,实现更多原创性突破,将山东大学和山大校友的科技创新能力打造成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根基。

要推动母校和校友的科研成果在山东转化落地。协调母校和校友的科研工作与企业需求、产业发展需求精准对接,在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等领域共建创新平台,鼓励校友企业牵头或参与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促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产业需求之间的互动,推动更多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应用在山东落地生根。

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山东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校友企业家应积极运用自身优势,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技术改造提升山东的传统产业,围绕先进制造等重点领域,拓展新质生产力应用场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同时,勇于开拓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孵化培育一批高成长性、高技术含量的校友企业,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要推动资本、人才、科技等要素的高效配置。山东大学的校友资源中蕴藏着丰富的金融资本、产业资本和风险投资力量,我们应积极搭建校友资源与山东优质科创项目对接的平台,大力发展产业投资和风险投资,为产业发展和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资金支持,破解科创企业的融资难题。同时,要利用山东大学和校友的影响力,为山东培育更多战略科技人才和卓越工程师,吸引海内外高端人才来山东创业安家,在山东产业发展中成就自己的事业、实现人生的价值。

作为校友,我们的成长得益于母校的培育,得益于齐鲁大地的滋养。今天,以校友经济赋能山东产业发展,以新质生产力驱动山东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对母校和齐鲁大地的深情回报,也是应尽之责。我们要以这次会议为契机,积极为山东完善创新政策、构建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献计献策,为山东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征程中担当起经济大省、经济强省“走在前、挑大梁”的责任,贡献山东大学校友的力量。

(编者注:作者系山东大学经济系1981级校友,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委员会委员,国家审计署原党组成员、中央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原主任)


【作者:1981级校友 郝书辰 来自单位:校友办 责编: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