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山大日记:政管学院本科生 周婧亭

发布时间:2016/12/02 20:50:57   点击:  

12月2日 星期五 晴
  距离周四高英课结课的特别活动课本剧《A Rose For Emily》的汇报表演已经过去了三天,但自己仍会不时哼起那首和另一组编剧一起临时赶制的主题曲、或是突然从嘴里蹦出自己的台词,连语调的起伏、停顿都分毫不差。这时候我才意识到,短短一个月不到的微电影拍摄,注定将成为值得我回味一生的经历。
  我想,不论是我们学号为双数的微电影组,还是另一组学号为单数、现场表演的同学,包括将这个课堂作业布置下来的高英课邵老师,最初都不会想到最后我们会与这个“任务”产生如此深的羁绊吧。
  是啊,当初只是在微信群里大开脑洞胡开着玩笑的我们,雄心勃勃、信心满满地决定不走寻常路,要搞出一部“名垂千古”、成为外院一段佳话的微电影来,然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前方等待我们的才是真正的试炼:头脑风暴剧本都算是惬意的,不断地开夜车、赶日出,穿着不舒适也不应季的单薄衣物、蹬着难穿的高跟鞋奔走在校园、洪楼教堂和周边各大咖啡馆取景,笑场、忘词、NG……过去的半个多月里,我们生活其它的部分几乎全部在为它让步,全组的人几乎就像走火入魔一般,即便是没有自己拍摄任务时,若是遇到能用到剧里的道具、经过光线风景好的地方,第一反应竟然是不约而同的在群里汇报、艾特导演。
  而到了结课这天,另一组的现场表演也瞬间感染了在场所有的人,包括老师,不止一人一手举着手机记录、一手悄悄抹着眼泪,现场表演或许真的有魔法,会让人不禁跟着背景音乐进入角色的悲喜情绪,会让人爱上女扮男装的男配,会让人为哽咽的女主心碎。
  所以当老师起身笑着说“今天我就告诉自己我一定不能流眼泪……”一边控制不住地流下眼泪时,当我们得知她之所以赶着提前补课早早结束了我们的课程是因为她即将出国一年、而她特别担心回来时我们就已经不在而再度哽咽时,那道本就模糊的师生之间的墙,崩塌了。那个下午,我们不过是不舍得道别的朋友。
  而我不禁想起,去年此时,同样是这位老师的写作课,当她在给我们班的学期总结写到来年还将教授我们的高级英语时,用句流行话说,“我的内心是崩溃的”——因为那时的我觉得她对我们挠破头反复修改的文章似乎永远不能满意、是那么的钻牛角尖。现在看来,没有贸然拒绝看到她的另一面的我,实在是幸运,才能在也许是最后的这段时光,重新爱上这位老师。

【作者:政管学院 2013级 周婧亭 来自单位: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