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8/08 08:59:54
点击:
疫情期间,我们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增多,在陪伴父母的同时不可避免也产生了一些矛盾。所以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我选择了调研疫情期间学生健康问题的主题,以中学生为主,想在了解他们想法的同时尽自己所能给他们一些建议。
实践前期,我和实践队成员经过多次语音会议,形成了最后的调查问卷,根据问卷结果又对采访内容进行了修改。前期工作准备结束,我就开始了自己的采访旅程。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即将升入初三的女孩子。我了解到,她是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住在一起的,疫情初期,她的心情很焦虑,但是慢慢就平静下来了,自己虽然和父母有些小摩擦,但很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这个女孩很自律,在初三的关键阶段,她对自己要求很严格,也很理解父母的期望。压力过大或者不开心的时候,她会看看书、听听歌,让自己放松一下。
采访结束后我很有感触。一方面,现在学生的学业压力越来越大,老师、家长对他们的期待也越来越高,对他们的心理会产生一定影响。中学时期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父母、老师对学习的偏重会淡化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我们希望通过此次实践调研,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的更多关注。另一方面,在信息爆炸时代,线上教学模式以及纷杂的社会舆论会影响甚至引导中学生的心理健康走向,尤其是疫情期间各种真假新闻层出不穷,如何选择、辨别、处理,也是现代中学生应该掌握的技能。
联想到自己中学时期的表现,我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了心理状况对中学生的重要性,当然,不管是大学生还是已经工作了的成年人,都应该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适应社会和时代。这也让我明白了社会实践的可贵之处,在调研过程中反思自己,反思社会,进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也许我们的力量还不足以强到改变社会,但当我们找到了问题,就要向着解决问题、让社会更美好的方向不断前进!
【作者:2019级本科生 赵可心 来自单位:文学院 责编:国千卉 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