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尘熠新”社会实践队成员 张广胜

发布时间:2020/08/21 11:04:07     

8月21日 星期五 晴

昨天,山东大学文学院“拂尘熠新”赴青州博物馆文化艺术传播团对青州博物馆进行了回访,为本次暑期社会实践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博物馆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所在,是集中收藏和展示文化成果和历史变迁的“城市文化会客厅”,也是十分珍贵的旅游资源。青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九州”之一,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青州博物馆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历史悠久,馆藏丰富。

进入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对博物馆开放、文旅事业发展造成了很大影响。为深入了解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文博工作,助力弘扬家乡文化,讲好文物故事,这个夏天,我们前往山东省青州市博物馆展开了调研。

前期,我们在博物馆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志愿服务,在新媒体运营、游客导览等岗位上亲身体验着博物馆的日常工作,感受着博物馆逐步恢复的生机与活力。在此期间,我们每人从博物馆馆藏文物中选择了一件自己心仪的文物,进行了展示素材采集和相关资料查阅,为最后的文物展示做好了准备,我选择了出土于青州后收藏于山东博物馆、最近刚刚回到青州博物馆展出的“兽面蝉纹鼎”这件带有典型蝉纹的青铜器。随后,我们在线上举办了“青博宝藏”线上文物展示会,通过视频、动画、PPT讲解等形式,从不同的角度讲解了赵秉忠状元卷、白釉印花诗文枕、兽面蝉纹鼎、元铜铎、龙兴寺佛教造像、“表情包”系列文物等的故事,得到了参与线上展会的200多人的好评。展会最后,我们向观众发布了调查问卷,征集了他们对博物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展会结束后,我们在展会调查结果的基础上,结合博物馆志愿服务期间的亲身体验和随机访谈,对标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山东博物馆等单位的做法,形成了一份调研建议书,对博物馆展陈、讲解、游客服务等提出了建议。

8月20日,我们再次来到青州博物馆,将调研建议书和展会文物宣讲材料交到了博物馆工作人员的手中。虽然是雨天,但人们游览博物馆的兴致却丝毫不减,我们一进门便看到了博物馆入口大厅内为数众多、有序排队的游客。进入博物馆内,我发现,之前关闭的石刻碑碣、石刻碑碣等几个展厅已经恢复开放。进入展厅,我们再次来到心爱的文物面前,向游客讲解文物背后的故事,也向文物作暂时的告别。

正如《国家宝藏》节目所说,“每一座博物馆都是民族文化基因的宝库,每一件文物的生命轨迹都让人为之叹服”,这次社会实践结束了,但讲好文物故事,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还需要我们持之不懈、久久为功。


【作者:2018级本科生 张广胜 来自单位:法学院 责编:赵雨晴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