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0/24 09:13:56
今天下午的16时58分左右,我坐在宿舍里,紧张地捧着手机,看着钟表上的时间,望眼欲穿,手脚冰凉。因为,在17:00时,我要和远在广东省梅州市径义中学的一位陌生的小同学进行一通特别的通话。
十月初,我报名参加了美丽中国组织的第十期陪读导师志愿项目,并幸运地通过面试,成为了一名陪读导师。经过与项目老师联系后得知,和我共读一本书的同学是一位初一的同学——小文,老师并没有明说小文的性别,但我看到老师给我发的消息里,用“他”来代指小文,我猜测,小文应该是个男孩子。这次,我需要先自己选定一些经典的书目,破冰通话时如果小文没有特别想读的书目,我就将我挑选的书单推荐给他,和他商量后定出我们的共读书目。项目老师给我的时间是今天的17:00,小文这时间有空,可以和我进行通话。
17:00,我怀着忐忑的心情,拨通了小文的电话。
“喂,您好,请问是小文同学的家长吗?”我以为小文预留的电话是他父母的,于是便这般问道。
“呃……”电话那边沉默了一瞬,接着响起了一个清爽的女声:“老师好,我就是小文。”
我舒了一口气,笑了笑说:“哈哈,我还以为接电话的会是你的家长。”这时,我已经有了些许疑惑:项目老师介绍小文时不是用“他”来代指的吗?为什么接电话的是个女孩子呢?难道是老师打错字儿了吗?为了缓解气氛,我用活泼地语调说道:“哈哈哈,我当时看你的名字,我还以为你是男孩子。”
小文先是略微迟疑的一“嗯”,随后便沉默了。我顿时觉得有些不对劲,于是小心翼翼地问:“那请问你是女孩子吗?”
电话那头响起小文尴尬的声音:“老师,我是男孩子。”我顿时想以头抢地,连忙道歉:“小文,不好意思!我听了你的声音还以为你是女孩子。”可能是因为小文才刚初一,还没到变声期的缘故,所以嗓音才清脆一些。
有了刚开始的乌龙事件,一笑过后,我和小文都放松了一些,我问了问他的一些情况,也向他介绍了我的兴趣爱好。小文告诉我,他每天都会打篮球,是个运动男孩;他平时也不多上网,学习生活很忙碌;他刚升到初一还不到两个月,还不太适应初一的生活……
从通话中我感觉到,小文是一个比较内敛斯文的男孩子,勤奋好学却又酷爱运动。他不太善于表达,却又克制着自己内心的羞涩,尽量与我进行沟通,这让我十分感动。
随后,我们选定了《追风筝的人》作为我们共读的书目,并约定了每周六下午16:00作为我们通话的时间。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老师是一个十分神圣的名词,不仅授予学生知识,还端正学生品德。而如今,听着小文一口一个老师叫我,让我生出了浓浓的责任感。有一句话说的很好: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因为有我,而能对一个人的人生产生些许的影响,我想,那就是莫大的荣幸了吧。
【作者:2019级本科生 张文越 来自单位: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责编:王浩铭 张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