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社团负责人 张可心

发布时间:2020/10/31 09:45:10     

10月31日 星期六 晴

一个寻常的周六,也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今天是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学生美丽中国教育协会纳新面试的日子,作为社团负责人,我组织和参与了今天的纳新面试,第一次作为面试官参与其中,令我难忘。

结束上午的选修课,整个下午和晚上我都在教室和社团的伙伴们面对着一个个渴望加入我们的同学,悉心的回答他们关于社团的疑问,也不断地去提问,了解他们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和各自的特长、爱好,尽可能地了解大家。这是我作为面试官的第一次尝试,也是我作为社团负责人的一个开始,但是关于社团的建设我一直在思考。

最近的第十届美丽中国陪读导师项目正在进行,通过我们的努力,在青岛校区内招募到四十六位陪读导师,以美丽中国项目老师为依托,我们将大学生志愿者与项目地小朋友进行了线上一对一的连线,预计通过一个月的时间陪他们读完一本书。这是我作为社团负责人成功策划开展的第一个活动,在校区内得到了不错的反响,也通过社团资源真正的联系起大学生和小朋友,让四十六名贫困地区中小学生多读了一本书,希望通过这种努力带他们看到外面的世界,给他们带来对知识的渴求。

用最初的心,做最久的事。大一时候作为学生志愿者指导中心的一名干事也参与过一些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那个时候最多的还是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到其中。进入大二,作为公益教育类社团的负责人,我肩负起了组织面向全校招募志愿者的大型志愿服务的任务,也开始摸索着创新形式地举办一些志愿服务活动,在丰富校区大学生文化生活的同时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志愿服务中,参与到帮助别人中,参与到美丽中国的建设中。

回想之前的大学时光,从面试者身上看到了自己曾经的模样--对未来充满渴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公益事业热情满满……也从自己的身上看到了成长--对意料之外的坦然,对待艰难困阻的韧性,对理想的追求。公益不是某些人的事,也不是不关己的事,希望自己从自己做起,从带动身边人做起,为公益事业添砖加瓦,为遥远村庄的孩子带去希望,在纷杂世界中寻找自己生而为人的价值。


【作者:2019级本科生 张可心 来自单位:环境学院 责编:王浩铭 蒋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