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1/02 10:34:28
清晨,我走进图书馆,明媚的阳光温暖着我的身体,我的心情也如阳光般饱满热烈。今天是我当文理图书馆志愿者的第一天,我想以最饱满的姿态,最热心的态度,走进图书馆,迎接新的工作。
几周前,通过了文理图书馆的面试,我顺利成为一名“文理看书匠”。我被排到最早的一班,为了提早赶到,我便早早地起床,吃完饭后便去文理图书馆自习,等待志愿工作的开始。
当老师来到时,我在记录表上签到,展开图书馆志愿活动的崭新一页。同我一起的是比我大一届的学姐,初次相识,希望合作愉快。我戴上“志愿者工作证”,手臂上佩着“防疫督察员”的红袖佩,接着被安排巡视图书馆和督劝自习学生戴口罩。
走在走廊上,这次我的身份不是一个阅读者,而是一个志愿者,自然就有了一份责任感。我端正着身子,体态端庄,脚步放轻、放慢,尽量不制造出声音,怕影响到正在读书和自习的同学。
山大的学子是好学的,刚过八点,自习室内就坐满了人,作为防疫督察员,我四处巡视,检查没戴上或是没有正确佩戴口罩的行为。值得欣喜的是大多数同学都遵守纪律,正确佩戴上了口罩。有的同学没戴上口罩,无意间抬起头看到别的同学都戴上口罩,便自己主动戴上了。防疫是我们的共识,戴口罩正是我们无需提醒的自觉。当看到有的同学没有佩戴口罩,神情专注地盯着书本时,我实在不太忍心去打扰。是的,戴口罩确实有很多人抱怨,尤其在自习中谁都不被打扰,还要忍受着闷热,着实难受。但这最美的学习者的身影和没戴上的口罩犹如有瑕疵的美玉,十分显眼。自己身上的红袖佩让我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事我不去提醒又有谁来做。“同学你好,戴一下口罩”,一句提醒,是一种关爱,为了自己健康,也为了大家。在当今的疫情局势下,防疫刻不容缓,而戴口罩就是最有效、最便捷的方法,要落实到每一个人,因此也希望同学予以支持和遵守。
巡视完楼层后,我和学姐被安排送书。一楼门外的自动送书柜平时似乎很容易被忽视,但今天是我的志愿地点。面对“新事物”,新任务,我感到茫然而无所是从,看到学姐和老师的默契配合完成送书,我站一旁观察,渐渐了解了过程,于是主动加入进去,从书单中检索图书,递给老师,再报出借阅人的电话号码从而打开书柜完成存书。
图书馆在每个学子的心中,是那么的神圣,那么的庄重。让人们心生敬畏,就是因为那份对于图书馆的挚爱、对志愿服务的热心,我选择成为一名志愿者,有机会能够贴近文理图书馆,贴近一位位“无声的老师”。志愿服务中,会有不适应,不太被人理解,但更多的是收获和满足,我致力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渐行渐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2020级本科生 谢昊 来自单位:护理学院 责编:裴银璐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