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2/18 08:50:59
点击:
在第三十五个国际志愿者日到来之时,护理与康复学院积极响应“人人都做志愿者”,开展了“点赞最美志愿者,励志青春新时代”主题线上团日活动。

我们有幸请到了外国语学院的马文啸同学,他曾获得山东省青年志愿服务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马文啸为我们讲述了在疫情期间的实践经历,在保证自己学业的同时,他还参加了许多志愿活动,如投身基层防疫、建立公益翻译平台、写倡议书来鼓励大家共同抗疫等。马文啸在疫情期间,联合各个学院以及不同的平台和公司一起建设山东大学公益翻译平台,为大家提供公益性翻译服务。

听了马文啸的讲述,我觉得有些羞愧,身为一名护理专业的学生,很遗憾没能真正为抗疫做些什么。我们的老师们奋战在抗疫一线,在隔离衣、防护服、口罩和护目镜等层层防护下,连续8个多小时不吃不喝,每当脱下护目镜,摘下口罩,每个人脸上都留下了深深的勒痕,他们奋战在距离疫情最近的地方,书写着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最动人的故事。我深知成为一名合格的护理人员,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要尊重、理解患者,努力做到与患者共情,这些也都是我日后努力的方向和目标。钻研透自己的专业,而后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帮助更多需要的人,我会在丰富理论知识的同时努力提高自己的临床实践能力,不断丰富实践经验,争取早日和优秀的医护老师们看齐,为社会和国家奉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我们还请到了护理与康复学院的陈辰同学,他被评为山东大学志愿服务先进个人。陈辰同学向我们展示了他自己亲身参与过的志愿服务活动,其中,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在社区与自闭症儿童沟通交流以及教社区的爷爷奶奶们学习手机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我曾经以为志愿服务是悬在头顶高高在上的精神奉献,现在发现,在我们生活中,一些小而平凡的事情里也充满了志愿服务精神。

我也曾参加过一些志愿服务活动,如在社区为爷爷奶奶们测量血压进行义诊、在医院参与导诊工作等。慢慢地,我发现志愿服务不是浮于表面的形式,而是群众真正需要什么,志愿服务就提供什么。志愿者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作为一名志愿者,在助人的同时也是自助,在体会到生命活出不一样的色彩的同时,也学会更加有耐心、有责任心,学会关爱他人,也更深层次的体会到生命的意义。志愿服务活动是细微的,它涉及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它也是伟大的,在这些点滴中我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自身的价值。
志愿服务充分展现了理想信念、爱心善意、责任担当,这是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生动体现。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要努力做好志愿服务,凭着热情和责任去帮助别人解决问题,并且可以不忘初心地坚持下去。
【作者:2019级研究生刘旭 来自单位:护理与康复学院 责编:裴银璐 赵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