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5/24 10:04:05
点击:
今天特别想发个小作文,既是纪念今年的音乐会,告别Dr.Cats,也是对自己这几年合唱活动的总结。之前说过无数次的再见但最终都回归了。然而今天我的身份与之前有所不同,我变成山东大学2021届毕业生,是真的到了和山大合唱真诚说再见的时候了。
今年的音乐会,当《如果明天就是下一生》的旋律以《致老师书》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时候,我哭了。微信那头,是泓伯姐带着孩子看着直播。看着2017级学弟的动情指挥,很自然地想起自己在合唱团的这好多年的时光,就直接引用杉仔的朋友圈文案吧:“始于下一生,终于告别时刻,仿佛坐上了时光机,回味一季又一季的温柔。”
第一次在山大接触合唱,是2014年下学期参加的两年一届的“山东大学合唱文化艺术节”,我作为生命学院文艺部的成员,组织了这次活动。当时,我们请了艺术学院2012级的学长来排练。他带我们学了两首曲子《共青团员之歌》以及《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我和几位同学同时作为领唱.但那次由于时间比较紧张,自己对合唱的理解也不太够,大家水平参差不齐,并没有感受到太多合唱的魅力。但是那一年,我又同时看了母院医学院的演出,他们演唱了《青春山大》和《Michael Jackson Medley》,特别是第二首无伴奏合唱,用天籁般的和声演唱了极具爵士风格的歌曲,并且还有指挥的Beatbox。我想,医学院的合唱是真牛啊,如果在这种团里唱歌,那未免太幸福了。
2014年,那时的我刚从中心校区搬到趵突泉校区,希望能在医学院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兴趣社团,很巧地在百团大战的时候碰到了摆团的琛哥,他那童稚无邪的脸上写满了真诚。“学弟,喜欢宫崎骏吗?我们要办一个宫崎骏主题的合唱演出。”或许那时,他认为我是一个喜欢动漫但并不怎么会唱歌的人。其实我是看到了医学院合唱的照片才去光顾的。之后留了姓名和电话,并看到联系人是陈泓伯,内心暗暗想,叫这个名字的学长恐怕年纪也不小了吧。
第一次排练地点在齐鲁医院的小礼堂。我和一达恰好在去的路上见到了,医院内部过于蜿蜒,我俩找了半天才找到。第一次的排练以练声和练音阶为主。看着那本蓝色的谱子是马永琛和陈泓伯编写,我心底也非常佩服这两位学长。当然那天以后知道了陈泓伯是个姐姐哈!但整体第一次排练的感觉是“没什么意思”。真正让我爱上合唱团的是第二次排练了《阿西达卡和珊》这个作品,“so do do,re re mi mi,mi so mi,mi so do mi fa mi re do……”女低声部的和声一出,那感觉太棒了,从此女低在我眼里就如同王后一般的存在。
之后,我们这个团每次的排练都维持在20人左右,大家每次排练还都挺开心的。给泓伯姐唱了生日歌,星光达人秀勉勉强强凑够了一拨人去参加,演出的曲目是《I Will Follow Him》……总之算是打了第一波广告。之后的元旦晚会演唱了《龙猫》也算吸了一波粉吧,招来了一些团员。年后的排练比较紧张。琛哥也变得脾气有些无常和着急。清明的排练,指挥带着大家抠细节,我们每个声部每个人互相纠正,确保每个节奏、每个音准,以及每一句的强弱。当一个人开始注重细节的时候,那么最后的结果一定是不会错的。后来的三场音乐会也毫不意外地火爆山大。
说几个印象比较深刻的几件事。第一场兴隆山校区的演出,琛哥的电脑被某海同学弄坏了,泓伯姐一人独伴奏全场导致低血糖。第二场在齐鲁医院礼堂,由于安保原因,并没有很多人进去。第三场在圣昆仑音乐厅,最后唱《如果明天就是下一生》,大家都哭了。泪水是大家对每一个音符的感动,也是对自己过往大半年排练的感动,也是告别台下这位可爱的指挥学长的不舍。演出结束以后,琛哥带着大家去了回民街,撸串喝可乐,那晚对我们大家来讲,是无比兴奋的。但对琛哥来讲,或许是伤感的,因为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带cats唱过一首歌。
2015年秋天,我参加了由医学院主办的红歌合唱比赛,这是我记忆中医学院参与度最高的一次活动,包括附属医院在内的所有教职工、学生党支部都参加了。那年我们2013级学生党支部演唱了《在太行山上》和《中国梦》两首歌,我认为在所有参赛成员中除了齐鲁医院党支部是发挥最好的,但无奈出场次序第一,最终只获得三等奖。那次,我为免疫学、解剖学两个教研室排练了歌曲,也是我的指挥首秀,带着cats唱了保留曲目《如果明天就是下一生》。
琛哥和泓伯姐退出以后,带着许多荣誉(比如cool guy青春榜样——一个由元品答辩带来的奖项),Dr.cats吸粉无数,也成功地吸纳了很多唱功不错的新生进来,比如姜汶杉,而一达学长承担了合唱团新一届团长的位子。因为他在中心医院上课,并且身上还有保研压力,每周往返的排练其实也相当辛苦。2015年秋天的星光达人秀,我作为临时指挥,带着大家,把一达不知道从哪找的非常好听又带感的摇滚合唱《Rock around the Clock》带上了圣昆仑音乐厅的舞台,获得了二等奖和最佳人气奖。年后回来,一达露天合唱的想法开始萌发,准备了好久,但最终因为协调问题泡汤。看见大家特别是一达脸上的失望,真的心疼。但这也成就了最后一场在圣昆仑音乐厅的终曲,《信,写给十五岁的自己》《当》《想你的三百六十五天》等老歌翻唱,把时光机的主题衬托得相当不错,乐队的加入更是燃爆舞台。
2016年是合唱文化艺术节,大河再次指挥,带医学院演唱了《千与千寻+龙猫+豆豆龙》与《海豹摇篮曲》,获得一等奖。那次比赛,琛哥和泓伯姐参加了护理学院的演出,他们演出的曲目是《城南送别》,也是两人对山大的告别了。
2016年的时光机音乐会结束以后,我在假期也很有幸运加入了舜歌合唱团。在舜歌这种高水平团里,我是极不自信的。但我有勤奋,晚上回去,自己抠谱子,对着电钢琴练唱。那个暑假,我把自己当成一个艺术生,甚至还会弹了一点钢琴。最后,我很有幸运参加了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合唱节,有幸在人民大会堂、北京音乐厅、国家图书馆音乐厅唱歌(北京音乐厅永远的神!)。这一阶段,让我学到了很多合唱的新理念、新方法,还有很多可爱的新朋友,其他专业同学的互相碰撞也会有很多新思路,比如互听、互找、互靠、互让,比如如何合理换气、如何找位置等等。
后来新学期开始,cats的剧情与以往是差不多的,纳新、排练、比赛、元晚、集训、准备音乐会。这一年的困难很多,一方面要背很多临床课、见习,还要保证每周的排练。我把第三年的音乐会命名为“如果有来生”,是为了弥补2016年小树林晚会大雨的遗憾,也是对浪漫不死的无限向往,同时是对杰里科猫、宫崎骏和时光机的致敬。这场音乐会,我把很多在山大的音乐小伙伴安排上了舞台。当然困难也存在的,齐鲁医院那一场演出场地出了问题,好在有薛老师帮我摆平。并且加一句,我认为齐鲁医院那一场当时是Dr.cats有史以来发挥最好的一次,把一支业余学生合唱团的能力发挥到了最佳。演出那晚,泓伯姐从北京赶来听我们的音乐会,而那晚外面下起了大雨,好像是2015年的重演……但是后来发生了一件搞笑的事情,我在北京的泓伯姐寄了一张音乐会光盘,但是由于工作失误,里面是一张空盘……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2017年音乐会结束一个月以后,就又和cats一起在齐鲁毕业晚会合唱《我喜欢》了。17年夏天,还有幸跟舜歌参加了烟台沿海城市合唱节,那次演出唱了《杰里科猫之歌》《爱的甘醇》《苦难人的避难所》《起航》等舜歌经典曲目,在烟台玩得很开心,唱得也开心,特别是在烟台山的快闪,是特别不一样的体验。
2018年的晚会,跟坤坤商量以后,上了一个独唱的“岛歌唱腔”。本科最后一年,雷打不动地参加了本科期间的第三次合唱比赛,演出曲目是《大鱼》和《La La Land》,那是医学院真正意义上获得的第一次第一名,特等奖。医学院2013级最会合唱的三个人毕业了,医学院2013级最愿意搞合唱的人也即将开始规培。研究生一年级,参加了第一年的研究生合唱比赛,带着大家演唱了《夜空中最亮的星》,虽然音准出了一段不稳定,但是我们的演出最终还是获得了一等奖。而在那之后,临床科研事务繁忙,合唱团就基本没参加过了。
我没想过自己能参加这么多合唱团的活动。还记得刚入大一的时候,我曾经对舍友亚东说过,自己特别希望能够举办一次个唱演出。但是后来才发现山大唱歌好听的人太多了,自己根本排不上位置。但是Dr.Cats合唱团指挥的经历却意外地实现了我能够以一个比较出众的身份举办晚会的心愿,也因为Dr.cats合唱团,恐怕我才有机会拿校奖。我也时常问自己,合唱对自己到底是什么?简单地来讲,无非是对好听的音乐,以及和声的混响的喜欢。就是纯粹的喜欢让大家相聚在一起,用看似浪费时间的方式,写下青春岁月中值得回忆的时光。
如果要把一种东西上升为一种意义,那么眼泪是最好的表达。熟悉的旋律响起的时候,脑海中是排练时候的磕磕绊绊,是申请社团风景线时的琐琐碎碎,是各种调度时的忙忙碌碌。今年音乐会的开场,是《如果明天就是下一生》的旋律,此夜曲中闻告别,何人不思那些年。今年的演出前,看到徐毅焦头烂额的样子,不禁想起了那些年的自己。
青春不可再来一次,但回忆可以很多次。而朋友就是一生一起走了。在这告别时刻,与我最爱的山大合唱告别,与cats、舜歌合唱团、临床研究生合唱团、医学院本科生合唱团、星光达人秀临时合唱团、红歌合唱团告别。如果有缘相遇小伙伴,请让我们一起唱起当初的旋律,那是我们的心之旋律。
注:本文为“百廿校庆作品征集”活动投稿。
【作者:2018级硕士研究生 王亚杰 来自单位:临床医学院 责编:黄志向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