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8/19 20:35:24
点击: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建设得到了充分而长足的发展,但仍存在地区差异,针对于此,我们“百年树人,城乡共进”社会实践团队就“城乡教育水平差异”这一中心问题对分别位于不同城市和乡村的中学展开了深入地研究调查。希望尽我们所能明确其中差距,对平衡城乡教育资源与水平这一目标作出值得参考的研究成果。
我在今天来到了吉林省某市乡村的一座初级中学,采访了学校副校长、教导主任、各学科老师等。他们对于我身为采访者的到来也表示热烈欢迎,并全力支持我的调研工作。
首先,他们带领我参观了学校的体育活动场地和器材设施,经介绍得知,虽然各器材种类齐全,数量足够,但其中很多已经年久失修,有些已经满是锈迹。一方面源于学校方面并没有花费精力去保养修理,而另一方面校内学生对于其使用也并不是十分积极。谈及此处,我进一步得知学校和学生对于体育教育的重视度并不是很高,对于体育这一学科也并没有系统化、规范化的课程在此开展。
而后,我参观了校内的物理以及化学实验室。实验室被安置在空地的平房中。带我参观的老师告诉我,这里的实验材料和器具很少能够被用到,学生亲自来做实验的机会少之又少,仅仅是有的时候老师会拿去课堂进行操作演示。
最后,我进入了教学楼,参观了教室内的情况。教室配有风扇等电器,多媒体投影仪在此已经得到了十分广泛地应用,所有的任课老师授课基本上都会用到多媒体教学,室内空间也足够大,教室整体整洁明亮。
在后续与教导主任的谈话中,他与我分享了现在农村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方面是绝大多数的优质生源陆续涌入市中的城市中学,招生问题一直是乡镇中学积患已久的心头病。乡村学生的家长普遍认为城市中学的教育效果要比本地的中学好。而且在本地,中学家长跟学校教育工作配合度不高。综合来看,乡村的中学教育发展前景并不明朗。
不难发现,想要全面提高乡村教育水平,不仅要从学校教育资源本身问题入手,对于乡村学校周边地区系统性地进行观念改变和思想进步也是乡村教育改革路上尤为重要的一环。进行“学校·学生·家长”三位一体的综合协调建设,用长远的目光看待这个问题,才能最终找到其发展的出路。
【作者:2020级本科生 曹戈 来自单位:电气学院 责编:王晓萍 赵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