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工作志愿者 朱康明

发布时间:2021/09/03 20:46:56   点击:  

9月3日 星期五 晴

假期时光总是过得飞快,明天就是老生报到的日子了。医科各学院2020级的同学比较特殊——要从中心校区搬到趵突泉校区。为了减轻同学们的负担,上学期放假前,各学院组织师生集中放置行李,留待开学统一搬运。开学前,学院招募部分同学协助行李搬运。我作为暑期留校学生,当仁不让成为了志愿者。

9月3号上午,我先行完成了报到手续。吃过午饭,我就同两位留校的同学一起前往中心校区加入工作。到了堆放行李的教室,我可真被吓了一跳:偌大的阶梯教室被塞得满满当当,包裹在座椅上堆成小山,不知有多少。辅导员给我们安排了任务,就是引导工人师傅们按顺序将行李用平板车运走。工作很简单,看似几乎没什么事,但随着进度的推进,问题随之而来。

行李在座椅上按班级顺序呈S形放置,工人师傅搬完第一列,想从前面开始搬第二列。我们连忙七嘴八舌地制止,请他们从后往前搬。可能是沟通方式的问题,师傅们虽然照做了,但明显不太情愿。一位师傅小声嘟囔:“这些孩子非得从后往前搬,费些事……”我马上婉言开解,向他们说明放置顺序,以及乱放容易导致不同班级行李混杂,给后续工作造成不便。师傅们也都通情达理,气氛马上缓和了下来。

过了一会,我发现推平板车的人手有些不够,就也加入了劳动。先是帮忙推空车,后面渐渐开始将满载行李的车子拉到外面装车。一开始,我玩不转这“庞然大物”,感到很吃力,后面找到了诀窍,越干越起劲,效率甚至不输熟练工人。师傅们也与我熟悉起来,打趣我“平板车驾驶毕业了”。运行李并不轻松,拉车的手火辣辣的,泛着铁锈的味道,但我觉得劳动和学习一样有意义。通过“劳其筋骨”,不仅能强健体魄,更能淬炼人的意志;通过共同劳动,我们将得到在象牙塔中无从获得的教益。

三小时后,基础医学院全部男生的行李装载完毕,足足装满了两个十二米的货车。我仔细检查无误后,回到趵突泉校区,匆匆吃了个饭,就去一号楼前帮忙卸车。这边的同志们也已经干了一下午,我能帮一点是一点。

晚上,最后几批行李抵达,我们开始卸车和分拣。不知是因为太晚还是行李太多,这一过程显得格外漫长。不过我们很快形成了高效的工作流程:大家通力合作,分工明确,身强力壮的男生在路边接过车上的行李,搬到路边的石台子上;女生查看姓名,对照宿舍分配表,写上新的宿舍号,再按楼号分开码放,装上小货车运往宿舍楼下。

我冲在前面,抢着搬重的行李。汗水从发梢滴落,力气也开始渐渐耗尽;如果你从旁边走过,准能听到我吃力的闷喊。但我倒无暇觉得累。负责分拣的同学们眼疾如电,笔走如飞,甚至一看到熟悉的名字就能喊出宿舍号;宿管老师也来帮忙,争着念出行李上的名字,帮忙码放……看到这些,我又有了干劲,时而搬行李,时而查宿舍号,忙得不亦乐乎。

夜已深,最后一批包裹也被运走了,所有人脸上都露出如释重负的微笑。我这才感觉到深入骨髓的疲惫,几乎无法站立;再一看,不知什么时候,两只手都被磨破了。朋友听说了,讶异又心疼地责备我:“人家给了你多少钱?平常给自己办事也没见你那么拼命。”我说,知道为什么我拿到新书,先写班级,再写姓名吗?因为,集体高于个人,奉献使我快乐。


【作者:2020级本科生 朱康明 来自单位:基础医学院 责编:王浩铭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