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0/14 22:34:41
点击:
1960年我考入山东大学中文系,教室在文史楼,宿舍在四号楼。新校位于利农庄附近,周围全是茂密的玉米地,没有围墙,附近的农民经常把牛羊赶进来吃草。那时只有两栋教学楼,一栋是文史楼,另一栋是化学楼,一个小礼堂,一个图书馆,三个宿舍,两个食堂。
正值国家三年困难时期,山东属于重灾区之一,尤其是鲁西南地区,基本没有粮食吃。老母亲用南瓜叶掺了点面粉,做了10个菜团子,让我带着路上吃。刚到山大,每月的口粮定量是27斤,后来减到23斤,半大的小伙子根本吃不饱。每个人发了个小本子,上面有小格子,吃一两就划掉一格,多了不给划,防止有的同学饭量大,一下子就吃光了。
开学典礼上,校长成仿吾发表讲话,告诉我们现在是暂时的困难,号召师生要弘扬长征精神,不怕苦,不怕累,鼓起斗志,战胜困难。新生很受感动,也很振奋。
我在山大学生会担任生活部长,陪着成校长检查食堂。成校长用勺子舀起稀饭看看怎么样?又看看蒸的饭食怎么样?对我说:“你是学生会干部,有什么困难就跟学校反映。”
三个星期后,我们到齐河县张保屯帮农民种小麦。当时一方面肚子饿,另一方面还要拉犁耕地,我们想起成校长的讲话,编成顺口溜:“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
很多著名的教授给我们上过课。陆侃如先生给我们讲《文心雕龙》,当时全国高校开古代文论课的只有山东大学,连北大都没有开成,更不用说其他大学了。陆先生为人平和,很受学生欢迎,他上课时喜欢提个小黑包,放在讲台上,娓娓道来,讲到快结束了,下课铃也响了。他的夫人冯沅君先生也给我们开过讲座。
蒋维崧先生给我们讲文字学,这个字先秦时期是什么样,魏晋时期是什么样,一步步怎么演化而来。蒋先生很有创新思维,从语言学入手,纠正了两个成语释义上讲不通的事。一个是“迎头赶上”,“迎”在字典里,一般是欢迎或者对着的意思,但是迎着头怎么赶上呢?这样讲不通。考证来考证去,发现“迎”字还当“顺”字讲,顺着方向走就能赶上了。还有一个例子是“根深蒂固”,当时的《辞海》,包括北大出版的《成语词典》都解释说:花蒂很牢固,根很深,比喻基础牢固。蒋先生反复思考,提出一个问题,花蒂在上面,跟基础牢固关系不大。通过查阅大量辞书,最后查出来“蒂”通“柢”,是侧根的意思,“根深蒂固”的“根”是主根,“蒂”是侧根,主根很深,四周的侧根也很牢固,比喻基础牢固,这样就讲得通啦。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对我后来的工作产生了很大影响和帮助。
山大教授的教学方法很好,以科研的方法搞教学,让学生以研究的方法搞学习,提倡独立思考。当时没有统一教材,提前一年告诉老师教什么课,谁讲课谁就编写。讲到某个作家、某个诗人、某篇诗词文章,从古代到现代,一共有几种观点,都一一列出来:我同意哪种观点,为什么;或者我不同意,我的观点是什么,有理有据,论点和论据都阐释清楚。考试也不一定按照老师教的去答题,学生有自己的新观点,如果答得有理有据,老师也给满分。独立思考,不是人云亦云,终生受益,用处很大。尤其是到了我参加工作以后,调查研究,写情况报告,用分析研究的方法就很顺畅了!
我们在山大读书的时候,除了学习,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建设新校,每周一次劳动,修马路,磨文史楼的地板,还有绿化。教室的东边是一片空荒地,学校安排我们去种树。树苗很小,一米左右高,等到毕业时,已经长成小树林了。前些年,我回到山大,看到那里一片参天大树,树下有石桌石凳,同学们都在认真读书,又唤起昔日的回忆。
值此百廿校庆之际,我要感谢母校对我的培养教育,祝福母校为祖国培养更多人才,启航新征程。
(编者注:本文为张自义校友口述,由图书馆工作人员谭海燕整理而成。)
注:本文为“百廿校庆作品征集”活动来稿。
【作者:中文系1960级校友 张自义 来自单位:文学院 责编:马艺荣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