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学院本科生 赵予康

发布时间:2022/01/20 22:25:03   点击:  

1月20日 星期四 晴

历史文化学院“水沝淼㵘”社会实践团队在经过了前期充分准备之后,开启了独立的田野调查之旅。本次我们的调查范围大致在省府以西的部分地区,将以济南旧城的老建筑为研究载体,探究古建筑保护利用的情况和背后社会经济与文化观念的变动,以及济南老城区建筑的历史变迁与人文底蕴。

团队的社会实践活动总体分为两个部分:线下与当地住户的调查访谈和线上对相关单位的采访。我们首先到达鞭指巷,在居民的指引下,穿过古朴的胡同,在一个古色古香的平房里,找到了制笙的第六代传人——王俊卿老人。这位八旬老人仍然精神矍铄,提及这片熟悉的旧城,他滔滔不绝。在与老人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鞭指巷周边古建筑的大致状况,并进行了实地调查。王俊卿老人还结合自身经历再溯了济南旧城的历史变迁,从个人视角充满温情地讲述了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济南旧城。辞行之时,老人还用笙为我们演奏了一段悠扬的民曲,收获了丰富的田野资料之余,我们的心中满是温暖和感激。

在接下来对于寿康楼街的调研中,我们又遇到了寿康楼旁的老住户吕老师以及他的夫人,吕老师对济南的老建筑颇有认识,除向我们介绍住所附近的寿康楼的概况之外,他还谈到对府城隍庙以及状元府的认识,使得我们目前调查结果之间有了紧密的联系,为以后的深入调研做了准备。

线上访谈中,我们积极联系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了解到现在古建筑保护的相关信息。目前古建筑保护的相关流程与措施大致分为建筑普查、挂牌、维修、开放等部分,相关部门也正在展开对挂牌文保建筑进行部分修缮。关于施工方不了解不熟悉建筑本身而直接武断修复、造成对建筑的二次伤害的现象,我们提出了相关建议,文旅局齐处长结合这一问题和现实情况与我们进行了讨论,并对我们的实践和思考表示鼓励。

通过社会实践的推进,我们得以再探济南旧城,从人文关怀的视角,温情地、历史地探究老济南——这片充满生命力的沃土。我相信我们水沝淼㵘团队能够从本次调研之中吸取经验教训,整装待发,做好准备迎接下一次的调研!


【作者:2021级本科生 赵予康 来自单位:历史文化学院 责编:卞秀娟 王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