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8/06 22:22:31
点击:
地上文物看山西,我的家乡山西省保留着众多古建以及历史悠久的手工艺品。在这个假期,青春奋“晋”调研团扎根于山西省开展调研。8月6日,我与团队成员回到家乡山西运城,探访手工艺人靳青鹿。
靳青鹿是一位很有想法的农民艺人,他取材于当地山桃核,结合中医穴位按摩原理制作的手工按摩鞋获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并在运城农博会上展览,广受好评。除了手工按摩鞋,靳青鹿还进行着葫芦雕刻、石刻砚台等工艺的探索与传承。
靳青鹿告诉我们,葫芦的外壳较硬,内部却十分柔软,稍有不慎就会有葫芦被扎穿而前功尽弃的风险;同时,葫芦雕刻是一个精细的工作,往往连续工作两个小时,眼睛便会十分疲劳。因此,制作一个葫芦雕刻作品往往需要耗费两到三天的时间。被问及这些年来坚守的动力时,靳青鹿饱含深情地说:“现在很多人都不做这个事情(葫芦雕刻)了,但是先辈们留下的传统技艺传承了几千年,我们要从内心担负起发扬和延续的使命”。
发散的思维与钻研的精神使得靳青鹿注意到了家乡遍地可见但无人在意的山桃核。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想到将山桃核制作成按摩鞋,与中医穴位结合,并且材料绿色环保。这一手工艺品获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并且在运城农博会上大放异彩。靳青鹿在追求事业的同时不忘家乡,他调动当地闲散劳动力进行手工鞋制作,致力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在交谈过程中,我与靳青鹿讨论了将传统雕刻技艺作为一项体验课程的可能性,他表示,愿意为国际教育学院华彩课堂开设此门课程提供帮助。
靳青鹿作为山西的农民手工艺人,能够做到“守”艺却不固守,他将精力倾注在刀尖和笔尖,让传统工艺在当下焕发出新的光彩。而他的事迹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通过寻访山西特色手工艺品、古建筑等,我体会到了晋文化的沿革历程以及独特魅力,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希望能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思考晋文化的当代新生,为家乡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作者:2020级本科生 张铭心 来自单位:国际教育学院 责编:王亦婷 蒋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