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8/09 21:32:41
点击:
戏曲在我的心中是一件高雅的艺术,最深刻的印象源自于小时候,和邻家大姐姐一起去邻村看黄梅戏。姐姐在出发前,往喝剩下的半瓶椰子汁里灌满了糖水,我尝过几口,便久久不能忘怀。那时的我还不知道我喝的是什么,也不知道戏台上唱的是什么,只觉得台上的人穿着华丽的服饰,时不时发出悦耳的声音。后来姐姐去了大城市,也很少有戏班子过来演出了,于是这十几年再也看不到像那天那样好看的戏,喝不到那样好喝的椰子汁了。
当得知有机会继续接触戏曲时,于是我毫不犹豫地参加了文学院“梨园新声”调研团,在线上参加调研山东省淄博市五音戏。前期,我们线上分工合作搜集、整理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五音戏的相关研究文献、论文,对五音戏的发展和现状有了初步了解,为展开实践做好充足的理论准备。后期调研团前往山东省淄博市五音戏艺术传承保护中心,与五音戏国家级传承人吕凤琴老师及淄博市五音戏艺术传承保护中心主任史晓睿进行了面对面交流。调研团现场观看了《王二姐思夫》排练,此排练由吕凤琴老师亲自指导唱腔和动作,不能亲临现场的线上实践者通过腾讯会议等方式同步观看了排练。《王二姐思夫》表现了当地农村妇女的形象和生活状态,生活气息强烈,地方特色浓郁,方言淳朴自然,常用民间谚语和形象比喻,言简意赅。观看排练后,不论是线上还是线下的同学,都被表演者优美的身段以及扎实的唱功所折服,深深感叹于中华传统戏曲的博大精深。随后,线下的同学采访了淄博市五音戏艺术传承保护中心主任史晓睿,史主任耐心回答了同学们的问题,调研团对五音戏的起源发展、传承现状以及创作瓶颈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在线上听了史主任的采访,感慨良多,惊觉原来戏曲也可以离生活这么近,现在的戏曲正在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史主任说,戏曲是一种综合的美的艺术,它的服装就是一种美的彰显,可以用来拍写真婚纱照,对于戏曲爱好者来说意义非凡,史主任向我们展示了一位戏曲爱好者拍的写真,杨贵妃和白素贞的扮相惊为天人。现代光声电的运用也让戏曲表演画面更加绚丽,史主任每次演出都会开直播,努力将戏曲的美传播给更多的人,还有一些结合现代段子的戏曲视频无一不是在贴近生活、贴近大众,戏曲在现代技术的支持下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另一方面,五音戏的发展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有国家艺术基金资金上的支持,也有戏曲进校园、城市戏曲节等政策上的支持,进小学开展戏曲演唱的活动可以让很多小朋友感受到戏曲的魅力,以及发挥高台教化的作用。
唱得梨园绝代声,还看今朝眼前人。一代代戏曲人的坚守正使得戏曲焕发出新的生机。
【作者:2021级硕士研究生 吴彩玉 来自单位:文学院 责编:王亦婷 蒋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