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社学院学术讲座聆听者 史艺姝

发布时间:2023/03/01 21:34:09     

3月1日 星期三 晴

今天下午,我怀着有些激动的心情,在知新楼聆听了本学期第一场线下讲座,复旦大学何俊教授主讲的“陆象山的《易》学”。进入会议室,里面早已坐满了人,大多是宗教学专业的硕博同学们,大家的脸上似乎也有一种和我相似的欣喜与激动之情。就在这一方并不算大的屋子里,同学们正在左右低声交流,热情与暖意充盈了整个会议室。在这种学术热情与沟通的热潮之中,主讲人入场,大家开始聚精会神地关注起大屏幕。

讲座中,何教授指出,陆象山接触《易》学是比较早的,他在十几岁时因其兄复斋反复诵读程颐《伊川易传》,从而引发他对伊川易学的质疑与批评。陆象山易学的要义在于“明理”,关键在于人的实践和对内心的把握,主张归理于心;陆象山的易学义理与象数并重,而心学精神则一以贯之……对于非哲学专业的我来说,这些内容是有些陌生的,但听着何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解,慢慢地,我仿佛被带入一个故事中,体会到陆象山对于世界的观察是怎样的,循着何老师的指引,似乎也略懂了其中一二。

讲座结束后,我仿佛仍然沉浸在哲学的世界,对于陆象山的解经法、《易》学都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我想,除去专业的学术研究,《易经》更多的是对世间万物发展规律的剖析,以及对为人处世真谛的揭示,它贯穿一切人和事,包罗宇宙万象,启发我们把握事情的发展轨迹,化繁为简,破除纷繁迷离的表面现象而直指本质。真不愧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不愧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基础。

最是一年春好处,勇毅前行正当时。走在傍晚的校园里,微风拂过,书声阵阵,一切都是那么朝气蓬勃、充满生机。开学以来,一场场引人入胜的学术讲座,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校园活动,我们的学习生活似乎也活泼起来,像初春的迎春花一样,正一点点复苏、发芽,等待一场酣畅春雨,在春日的校园盛放。


【作者:2021级硕士研究生 史艺姝 来自单位:哲社学院 责编:朱梦洁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