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树林支教调研团临沂罗庄“山月队”成员 尚一帆

发布时间:2023/08/30 20:15:41   点击:  

8月30日 星期三 晴

性别,是会伴随每个人一生的重要议题。有时,它帮助我们认识自身的天性;但有时,性别也会给人徒增烦恼、限制个人发展。在设计课程时,我考虑到支教地的学生是来自临沂各个地方的孤困儿童,缺少父母的细心陪伴,缺少性别方面的教育。为了让他们建立正确的性别观念,打破性别刻板印象,建立性别之间的互相尊重,我预备给他们讲一堂“性别意识”课。

纵使课前已经在心里演练了千遍,真正上台开讲时,面对孩子们天真的眼光,我还是心底止不住地迟疑:我的选题合适吗?我给他们讲的东西会太敏感、太超前吗?如果讲着讲着,课堂上出现起哄、出现混乱,我能应付来吗?但多想无益,定定神,我开始了我的讲解。

课程分为了四个部分:性别的正确认知,性别刻板印象的打破,性别之间的互相尊重,以及补充内容——对社会性别等的讲解,引导孩子们建立尊重、包容的态度。每一个部分的效果,都好得超乎我的想象。

我问他们男生和女生的区别,提问:“如果可以重新选择,你想做男生还是女生?”我带着他们审视刻板印象,无论是对男生还是女生。“短头发是男生,长头发是女生。”“女生力气小、胆子小,容易被人欺负。”孩子们一开始这样回答。但是随着课程的进行,一些不一样的声音出现了。“我觉得,女生也可以勇敢。”小小的女孩说。“男生不一定要大大咧咧,也有细心温柔的男生。”是预想之内,也是出乎意料。我想象过他们对于性别的固化认知,但我没想过他们如此认真地接纳、如此迅速地改变。当最后一张PPT放映完毕时,我看着他们意犹未尽的神情,心底涌上一股前所未有的感动。

性别,是人漫漫一生绕不开的话题。我是什么性别?我“应该”是什么样?我是什么样?一节课,也许远不足够孩子们从“幼虫”真正破茧成蝶,但只要在他们心里种下一颗小小的种子,终有一天,会长出名为“自由”的花。

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想给你们撑起伞。亲爱的孩子们啊,希望你们能自由,能温柔且坚定,能有力量;希望你们不被观念束缚,去自己想去的地方,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作者:2022级本科生 尚一帆 来自单位:基础医学院 责编:程思雯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