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中青年人才及骨干管理人员培训班参加者 董俊夫

发布时间:2023/09/23 08:51:00   点击:  

9月23日 星期六 晴

作为一名学员,初上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心情极为复杂,先后经历了怀疑(是否有必要)、值得(不虚此行)和肯定(应该让更多的人来此地),身心也受到了极大洗礼。有些感动不说不快,现将培训第二天的触动简单描述。

井冈山本为一座普通山,因红军发端于此,并孕育了强大中国,故成其大名,成为“天下第一山”。经过培训才知,井冈山并非当时红军的首选之地,而是经过探索后选之。莫非井冈山物产丰饶,气候宜人,或者有其他优越之处?原来皆不是,1927年的井冈山也是光秃之山,物产极为匮乏。毛主席之所以选择井冈山,是因为该地进可攻、退可守,有利于保存红军势力,便于后期开展农村包围城市。反观我们现在,社会在变好,机械化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懂得享受,但是似乎慢慢忘记了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革命精神。

井冈山成其大名,是因有诸多英豪战斗于此,其事迹可歌可泣,为井冈山增添了诸多内涵。通过培训得知,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葬有四万八千多名烈士,但是只有15744人载有姓名,其余三万多人的姓名均不得而知。其中几件英雄事迹让我记忆尤深。其一,谢甲开,一名普通村支书。在当时战火纷飞的年代,为协助撤离群众,不幸被捕。在敌人威逼利诱、严刑拷打面前,终不漏半点红军之消息,即使被卸去双臂,即使被开膛破肚,也仍以超强毅力,不屈服,并高喊“中国共产党万岁”,直到死也不屈服。其二,张秀荣女士,一名再普通不过的母亲。然而,在时刻面临危险,随时可能掉头的情境下,仍然送自己儿子上战场,保家卫国。谁的父母不亲儿,而又有几个母亲忍心将自己的孩子推向革命战场。可张秀荣母亲这么做了,为了革命这么做了,在她心里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更令我感动的是,在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后,令其说出红军去向,可张秀荣母亲咬紧牙关,直到被敌人杀害,也只字未漏,此乃革命之气节。其三,曾志烈士,一位多次将自己亲生骨肉托人照看,而毅然从事革命的女烈士。曾志烈士将自己的三个孩子皆送给别人,托人照顾。即使在革命成功后,在未能给予子女半点补偿的前提下,告诫自己的孩子绝不享受国家特殊照顾。以上种种,皆为井冈山精神的点滴,殊不知有更多英豪烈士,为了中国的革命,为了新中国的胜利,抛头颅,洒热血。想起此事,不由佩服至极,感激涕流。

站在历史车轮上回望,以上所述皆为历史,但在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征程上,这些事迹却是我党我国永恒的精神支柱。


【作者:教职工 董俊夫 来自单位:生命科学学院 责编:马艺荣 张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