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年人才及骨干管理人员培训班参加者 于乾

发布时间:2023/09/26 21:48:54   点击:  

9月26日 星期二 阴

古道蜿蜒,翠竹漫山。在群山环抱的黄洋界脚下,有一条直入山巅的羊肠小道。九十余年前,它见证了朱毛红军肩挑背扛,将三十万斤粮食从山脚运上井冈山的革命实践。每一级石阶上,都镌刻着那段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记,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革命后辈们前来瞻仰,洗涤心灵。

作为一名有幸参加学校中青年人才及骨干管理人员培训班的成员,我来到井冈山,重新踏上这条富有历史意义的小路,仿佛穿越了时空,置身于那段峥嵘岁月。在这里,我亲身感受到革命先烈们的崇高信仰和坚定信念,领略到他们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行走在这条泥泞、陡峭又崎岖的小道上,我的思绪也飘回到了1928年的那个秋末。为了响应中共二大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号召,朱毛红军和根据地群众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挑粮运动。尽管公务繁忙,当时42岁的朱德和35岁的毛泽东仍亲自带领着红军每天往返一百余里,将一担担的粮食运上了井冈山,解决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给养,也保留了革命的火种。

“挑粮小道的挥汗如雨,远胜教科书的千言万语。”这是前期一位学员在重走挑粮小道时的切身体会。井冈挑粮小道不仅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记忆,更让我们亲身体验到革命的艰难困苦,领略到革命前辈的英雄气概,也深受革命传统教育的洗礼。同行的同志还感慨地说道:“我们几乎在没有任何负重的情况下走过的这段挑粮小道,仅仅是当年红军百里挑粮路程中的二十分之一。我们现在走下来还步履艰难、大汗淋漓,可想当时革命斗争是多么的艰辛不易。”

回溯红军在井冈山的艰难岁月,挑粮小路无疑极具象征意义。当年朱毛红军那种不畏艰难、追求卓越的品质,正是我们这些后辈党员最需要的精神食粮。重走朱毛红军挑粮小道,这种精神激励我们在工作中保持高昂的斗志,不畏艰难险阻。同时,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和工作机会,时刻保持谦虚、勤奋的态度,不断为强校兴国贡献更多的力量。

站在朱毛红军挑粮小道的尽头,我不禁思考:如何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传承红色精神?如何在面对挑战时保持坚定的信念?没错,我们需要将这种红色精神融入日常工作中,将其作为我们工作的动力。每当遇到困难时,我们可以回忆起前辈们的艰苦奋斗,从中汲取力量,鼓舞自己不断前行。

重走朱毛红军挑粮小道是一次意义深远的红色之旅,让我感悟到红色精神在工作中的重要性。我相信,在学校奋进“双一流”的征程中,我们将不断追求卓越,为校区的学科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更为中国的革命历史增添新的荣光。


【作者:工作人员 于乾 来自单位:青岛校区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办公室 责编:温梓玉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