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校区中青年人才及管理骨干能力提升班参加者 巩晓悦

发布时间:2023/11/22 21:04:52   点击:  

11月22日 星期三 晴

前几天,作为此次山东大学威海校区中青年人才及管理骨干能力提升班的第二组学员,我们八人在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学院进行了小组讨论。大家都结合平时具体的工作情况,认真反思、真诚建议、互相学习,讨论持续了一个半小时。校区党工委组织部副部长高佚婧全程听取了所有组员的学习心得,并作了总结发言。

我们第二组成员涵盖了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及教辅岗位:有三位成员是各学院的年轻教师,包括来自商学院的李燕副教授、山东大学澳国立联合理学院的李志泉副研究员和来自文化传播学院中文系的我;还有四位老师分别是后勤管理科科长刘洪展、党工委学生工作部科长刘萍、图书馆文献建设部主任艾雰和离退休党委的许珈玮,再有一位是来自海洋学院的政治辅导员尹帅。

次日下午,我在此次培训的结业式上进行了主旨发言。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两个结合”,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也指出过,“中华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

儒家思想中的“仁者爱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等正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植根于每个人的心中。我们都从事着能够直接接触到大学生们的工作,均决心将“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将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的营养注入到日常工作的开展中。

在教学过程中,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生动有趣地融入到知识传授中,发掘新颖多样的教学模式,了解学生的需求;即便是自然科学领域的教学,也能多挖掘传统文化中的闪亮之处,并进一步思考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到课程思政中去。老师价值的一部分体现是学生的成长——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如何培养学生是课程思政着力考虑的问题。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入多元教育,贯彻“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结合高校特色,将以文育人的创新方式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当中,能更好地体现“三全育人”格局。

在学校各党支部的政治理论学习中,也可多融入具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多样式的活动,帮助各级党员同志加深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解。在学校的各种工作中,秉持着服务育人的宗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坚持下去,赓续红色血脉。引导学生们继承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感受家国情怀、激发民族自豪感、勇担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我们一致认为,教学、管理及教辅人员的工作目标是相同的,要加强交流沟通、履行好各自职责,并相互理解,同心合力。

最后原曲阜中医药学校孔毅副校长说的一句话特别触动我,他说“我要和这里产生感情”,我想我们的“这里”就是山东大学。我们作为山大人,都想与山东大学产生强烈的情感。我们会尊重山大、爱护山大,永葆真诚、生动、朴实、创造的赤子之心!



【作者:副研究员 巩晓悦 来自单位:文化传播学院 责编:王雨馨 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