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8/03 21:46:50
点击:
2024年的夏天,我同支教团一起,跨越数百公里,来到献县这片陌生的土地。到献县的第一站是用脚步丈量这里厚重的历史。从献县泛区到城市中心,从献王陵旁到单桥石板路上,我们通过历史资料和建筑风貌见证了献县朝代的更迭和社会的变迁。
蓝天白云,红墙青瓦,献县给我留下了这样一个初印象。在宁静美好的校园里,我的生活却夹杂着些忙碌和担忧,忙着摸索上课的有效方式,忙着熟悉每一位学生;忧于陌生的教学环境,忧于自身教学能力。幸运的是,不断地有人向我伸出援手,负责的对接人帮我们打理好生活的方方面面,支教团的伙伴们互帮互助,热情的家长给予我们最淳朴的温暖……是大家带我理顺了初来乍到的错综复杂,我与这里也结下了难以割舍的羁绊。

课堂上,我扮演一个略微严苛的老师,精神饱满地全情投入,努力在课堂上为学生们做最好的展示,用充实的内容完成教学任务。在课下,我又是学生的朋友,和他们一起、一同享受欢声笑语,学生们飞扬的活力给了我前进的动力。从起初破冰仪式上的不知所措、紧张腼腆,到逐渐找到合适自己的节奏、游刃有余地处理各种突发情况。没有设想中的顽皮和叛逆,学生们的积极配合与回应一点点地扫除了我的担心与焦虑。人际交往、初识职业、民族存亡、异国风光……通过数节课的历练,我学会了如何高效备课、融入课堂。
与学生们接触后,我发现他们有着无限的潜力,能说会道的小小主持人、热爱舞蹈的表演小能手、自学编程与建模的“摄影师”、活力满格的能量小达人……无论是阅读表演课上的生动演绎,还是实践课上的漆扇制作,学生们都展示出了他们无限创造力和想象力,他们的踊跃主动和精彩表现是这次支教之旅带给我的最大的惊喜。

晃眼间,十几天的旅程到了终点站。最后一天的村晚,学生们说想表演《离别开出花》,他们单纯稚嫩的歌声和真诚的演绎让我红了眼眶,我知道,这是他们与我道别的方式。
“老师,你下次还会再来吗?”我的答案是,一定会再见的。虽然很难在他们成绩上有巨大的影响,但我希望通过能够支教为学生们发现自己更多的可能性,让他们知道,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当我们用手中的蜡炬指引他人前行时,也为自己照亮了所愿的方向。”支教带给我的远超于一段难忘的回忆,支教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意识到尽管微乎其微也要为社会贡献一份力。这个夏天的故事已经结束,但支教的故事未完待续。
【作者:2023级本科生 徐亚宣 来自单位:东北亚学院 责编:谢婷婷 董瑾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