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8/04 20:15:25
点击:
在炎炎夏日,我加入“聊斋润心”调研团,赴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蒲松龄纪念馆,探寻聊斋文化,感受这项伟大文化遗产的魅力。

走进蒲松龄纪念馆的那一刻,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长廊,来到了一个被文字与幻想编织的梦幻世界。蒲松龄,这位清代文学巨匠,以一部《聊斋志异》惊艳了后世,让无数人心生敬畏又充满好奇。纪念馆内的雕像、字画、展品,都在诉说着他的故事。那些关于狐仙鬼魅、人间百态的奇幻篇章,在这里得到了最生动的诠释。紧跟讲解员的步伐,我们了解了蒲松龄的生平经历,参观了他的故居内景,看到了聊斋俚曲印刷册及聊斋文化相关手稿。
在纪念馆内,有一间书房模样的展览室,里面陈列着蒲松龄当年用过的书桌、笔墨纸砚等文房四宝。我远远看着这些古老的物件,仿佛看到了他当年伏案疾书的身影,那份对文学的执着与热爱,跨越了岁月的长河,依然激励着每一个热爱文学的人。展览室的供台上方,挂着他的画像,两侧对联是郭沫若对他的著名评价“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据了解,由于蒲松龄德行高尚,广受乡民爱戴,他是古代少有的仅以读书人身份就能拥有自画像的人。漫步在纪念馆的每个角落,我仿佛能听到那些古老故事的低语,它们或悲或喜,或惊或叹,交织成一首首动人的乐章。我不禁感慨,蒲松龄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更是一位深谙人性、洞察世态的智者。他以笔为剑,剖析社会弊端,讽刺贪官污吏的同时,也不忘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
蒲松龄纪念馆是淄博市中小学生的研学旅行基地,也是山东大学文学院学生实践基地。在网络新媒体迅速发展的的今天,蒲松龄纪念馆也紧跟时代的步伐,通过网络新媒体如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不同平台账号多方面宣传聊斋文化。馆内使用了数字化的技术手段,利用电子屏和VR多角度宣传聊斋文化,吸引了不同年龄群体的受众。另外,有趣的文创产品也发挥着传播聊斋文化的积极作用。
离开蒲松龄纪念馆时,我心中充满了不舍与感慨。蒲松龄用他的一生,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们在纷扰的世界中,依然能够找到一片宁静与美好。
【作者:2023级本科生 王烁琪 来自单位:文学院 责编:谢婷婷 刘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