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8/05 20:20:04
点击:
“下一站,武威东。”直到听到这句话,我才对支教结束这件事有了实感。列车上的信号时好时坏,我百无聊赖地坐着,不自觉望向窗外,12天的记忆碎片般出现,又一点点拼起来。“我给他们带来什么了呢?”这个念头倏地出现,没有理由地。我于是开始在记忆海里搜索,忽然就让我抓住了那么一天,“应当是正确答案”,我想。
那日清晨,天空意外放晴,空气虽闷热却像是预示今天是美好的一天。那是我首次为低年级学生教授“可持续发展”课程的日子,尽管我对课程的效果有所疑虑,但既为人师,哪怕是一日,我也应当对学生负责。怀着这样的想法,我认真备课并进行了多次试讲。
踏进教室,我像往常一样同孩子们打招呼——“你们好哇!”孩子们笑着,眼里的光亮似乎要溢出来——“小赵老师好!”稚嫩的声音仿佛带着魔力,瞬间抚平我的紧张和担忧。
熟练地做好课前准备,我正式开始了授课。出人意料的是,孩子们配合度非常高。得益于此,我的授课无比流畅。但唯独在讲到“性别平等”这一环节时,我从他们脸上读出了困惑。
印象最深的是,当我念完那句“女性也可以成为家庭支柱”之后,春妍很小声地问我:“老师,女孩子也能挣钱养家吗?”那一刻,万千思绪涌上心头——我突然意识到,在这里,大多数家庭的传统角色分工导致孩子们对女性独立的认知有限。
我坚定地对春妍说:“是的,妈妈也可以赚钱养家,男生和女生除了性别有不同之外,在能力上是没有区别的。”我不知道这番话会对春妍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但我想试试,哪怕一点点。

一下课,孩子们就飞到阳光底下,围着高大的梧桐树感受他们的乐趣。我突然感到很满足,这种满足甚至超越了身体的疲累,于是我也加入孩子们,感受这份限定快乐。春妍这时走过来,拉着我想说些什么,我蹲下身望着她漂亮的眼睛:“你说,老师听着。”“老师,我以后可以去山大找你吗?”她期待着。我突然很想哭——我从没想过我也会成为带给孩子们希望的人。“老师等着你,小宝,老师在更大更远的地方等着你!”感念至此,我落笔写下这篇日记,以此为我短暂的支教生活画上句号。

第一次作为老师站在讲台上,我的心情很矛盾,紧张与兴奋交织着,不知道应当作何反应。站上讲台,我以乡村教师的视角看着台下孩子们,他们的眼神清澈明亮,小脸红扑扑的,兴奋地打量着站上讲台的每一个陌生面孔,迫切地想从这些人嘴里知道些什么——这是求知的渴望。“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风吹树动,愿你我都能化为轻风,摇动更多沉睡的心灵。
【作者:2022级本科生 赵梓媛 来自单位:哲社学院 责编:谢婷婷 刘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