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10 20:52:29
点击:
元宵是福建地区的重要节日。福建各地不同村庄信仰的主祀神明不同,各地有各自的神诞日或重要祭祀时间,而我的家乡则在正月十三过元宵。
父亲告诉我,涵江的游神已有几百年历史。小时候总听老人们说,游神不仅是祈福安康,也是先人们英勇抵抗倭寇的象征。从明代起,涵江便流传着游神传统,而它的起源,与抗倭历史密不可分。祖辈们曾告诉我,明朝中叶,倭寇频繁侵扰莆田沿海,涵江、兴化等地百姓不得不组织义勇军保卫家园。当年,为了鼓舞士气,村民们抬着神像巡游,以示神灵庇佑,并借机集合壮丁、演练阵法。这种习俗流传至今,逐渐演变成如今的游神文化。今天,我怀着敬畏和激动的心情,亲身融入了这场独特的盛会。
傍晚,鼓声响起,游神启程。正月十三的涵江夜晚,空气中弥漫着烟火与檀香的味道,家家户户门前红灯高挂,等待神明巡游。今日是村里游神的重要日子,神轿将停驻我家一晚,这是祖辈传承下来的荣耀,意味着神灵的庇佑,也象征着家宅兴旺、平安吉祥。
傍晚时分,远处传来密集的锣鼓声,我知道,游神队伍已从庙中起驾,浩浩荡荡地向我们这边行进。全家早早准备好香案,供品整齐摆放,院内人头攒动,亲戚邻里皆来帮忙,一同恭迎神明。
神轿在鼓乐、仪仗队、舞龙舞狮等队伍的簇拥下,在村庄内巡游。沿途居民燃放鞭炮、焚香祈愿,家家户户设香案迎接。临到我家时,鞭炮、烟花齐放,燃起火堆,恭迎神轿。轿夫们抬着神轿绕着火堆转圈,随后,他们小心翼翼地将神像迎入厅堂,香案前早已摆满供品,红烛高燃,照耀着神像庄严的金身。家人们依次跪拜上香。我站在一旁,心中满是敬畏,不仅是对神明的敬仰,更是对先人英勇精神的崇敬。这不是所谓封建迷信,而是对福建独特游神文化的传承、对历史的敬畏以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夜已深,家人们陆续入眠,唯剩我与父亲守着香火。厅堂中仍旧灯火长明,映照着神像的轮廓。窗外仍然传来远处的鼓声,仿佛是明朝义军誓师的回音,仿佛看到数百年前的涵江,倭寇肆虐,乡民们在神明的护佑下团结一心,誓死守护家园。
如今,烽烟已散,游神仍在。这不仅是对神灵的敬奉,更是对祖辈英勇抗敌精神的铭记。我暗下决心,未来无论身在何方,每年的正月十三,我都要回到这里,听鼓声响彻夜空,看神明巡游四境,感受属于莆田的信仰与荣耀。
【作者:2023级本科生 方至晟 来自单位:核科学与能源动力学院 责编:谢婷婷 朱若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