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们专业在一汽大众青岛分公司实习的第九天,我们迎来了极具启发性的低成本自动化实践课程。这场别开生面的学习不仅重构了我的专业认知体系,更在我的思维深处播撒下创新的火种。
课程伊始,老师抛出实践命题:“如何将30斤重的胶桶精准输送至五米高空、水平位移一米的涂胶设备?”面对这个看似简单的工业场景,作为机械专业学生,我惯性地构想着机械手的抓取方案,却在后续课程中惊觉,真正精妙的解决方案往往诞生于对基础原理的创造性运用。
在系统化的方法论引导下,我们逐步拆解技术要素:从需求分析到功能解构,从动力选型到结构设计,每个环节都暗藏玄机。班级分为三个攻关小组,有人执笔勾勒杠杆传动的力学模型,有人推演链条输送的传动比,更有人以建筑智慧为灵感,构建斜面重力滑轨系统……这些设想最终在我们组汇聚成“杠杆-斜面复合机构”的创新方案。



随着课程深入,我逐渐领悟到工业设计的真谛——真正的创新不在于技术的堆砌,而在于对人机工程学的深刻理解。那些改变生产流程的巧妙装置,或许只是多角度调节的连杆机构,或是精准定位的弹簧卡扣,甚至仅仅是让操作工直起腰杆的托举平台。这种将基础物理原理与人文关怀融为一体的设计哲学,颠覆了我对自动化的传统认知。
创新驱动发展。站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的历史节点,我们这代工程学子肩负着特殊使命。期待未来能在更多实践沃土中,让创新之光照亮校园每个角落。
【作者:2022级本科生 王一茹 来自单位:机械工程学院 责编:谢婷婷 王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