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华社区志愿者 李宇轩

发布时间:2025/05/09 22:02:48   点击:  

5月9日 星期五 晴

撑着伞走进兴华社区服务中心时,鞋尖已沾满细密的雨珠。楼道里飘来淡淡的消毒水味,这是我第一次以志愿者身份参与社区服务,任务是辅导低年级孩子做作业。

接待我的阿姨领着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过来:“这是小羽,二年级,最近数学计算总卡壳。”小羽躲在阿姨身后,手指绞着校服衣角,睫毛上还沾着未擦干的雨丝。我蹲下来递出纸巾:“今天咱们先攻克‘数学小城堡’,好不好?”她轻轻点头,鼻尖冻得红红的。

辅导室的窗台上摆着几盆绿萝,叶片被雨水冲刷得发亮。小羽的作业本摊开在桌上,字迹歪歪扭扭,37+28的竖式计算里,个位的“7+8”写成了15,却忘了向十位进1。“你看,这就像分糖果,7颗糖加8颗糖,先凑成10颗装一袋,剩下5颗,再把两袋糖和十位的3颗、2颗合起来,是不是就好算啦?”我用彩色便签纸剪出小方块,让她动手摆一摆。她的眼睛渐渐亮起来,指尖跟着我的手势移动:“先算7+8=15,把10个方块摞成一摞,剩下5个,然后30+20=50,再加10就是60,最后60+5=65!”这次竖式上的进位符号,她画得格外工整。

窗外的雨渐渐密了,雨点敲打着玻璃。小羽遇到45-19时又卡住了,咬着铅笔眉头紧锁。我指着草稿纸上的计数器:“个位5减9不够减,就像向十位的‘4’借了10个小珠子,变成15减9,十位的4借走1个,剩下3,再减1就是2,所以结果是26。”她突然抓起我的手,在我掌心用手指画起了“借位”的小弧线:“姐姐,这里要记得标小1!”冰凉的指尖划过掌心,却让我心里泛起暖意——原来孩子们需要的不是生硬的公式,而是能触摸到的“数学温度”。

返程的公交车上,望着窗外朦胧的雨景,掌心的糖纸还带着体温。想起小羽算对题时眼睛里的光,忽然明白了“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那些看似简单的加减乘除,对孩子来说却是认知世界的第一步,而我们能做的,不过是蹲下来,用他们能听懂的语言,把数字变成会跳舞的精灵。


【作者:2023级本科生 李宇轩 来自单位:机械工程学院 责编:蒋晓涵 路镇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