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5/10 20:07:07
点击:
今天下午三点,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资助育人·光影铸魂”观影活动。当银幕上浮现出《水饺皇后》四个字时,我的心情是平静的,然而两个小时后走出放映厅,我的内心却被点燃了一簇火苗,臧健和女士的人生故事和创业经历,让我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自强不息”这四个字沉甸甸的分量。

影片中,臧女士推着小车在香港湾仔码头卖水饺的画面,像一颗倔强的种子,在我记忆的土壤里悄然扎下了根。暴雨打湿了她的衣衫,顾客的质疑声此起彼伏,她却始终没有被困难打倒,在上千次的失败和坚持中摸索出了“皮要擀得够薄,馅要放得够足”的成功秘诀。镜头扫过她布满老茧的双手时,我突然意识到,这双手不仅托起了生活的重担,更托起了一个关于尊严的承诺。当商超提出长期合作却要求她放弃“臧姑娘水饺”品牌时,她眼底闪过的不是对财富的渴望,而是如同玉石般温润却坚硬的执着:“我们是中国饺子,不是日本饺子。”
电影散场后,我在脑海中不断回味着那些挥之不去的画面。臧女士在逼仄的出租屋里包饺子的剪影,与此刻窗外摇曳的梧桐树影重叠,这份跨越时空的精神馈赠,比任何物质支持都更加珍贵。她教会我:贫困从来就不是缚住脚步的枷锁,而是磨砺心志的砂纸。就像她反复揉搓的面团,经历千百次捶打才能成就筋道的口感,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
回宿舍的路上,我特意绕道大成广场,“学无止境,气有浩然”的篆刻在暮色中越发清晰。臧健和女士的故事让我对校训有了全新的理解——所谓“气”,不仅是知识积累的底气,更是面对困境时咬紧牙关的骨气。当她因为坚持手工制作而拒绝工业化流水线生产时,当她宁肯少赚钱也要保证每个水饺的品质时,这种近乎执拗的坚守,不正是对“浩然之气”最生动的诠释吗?她所设立的“臧健和教育基金”,十余年来帮助众多山大学子渡过难关、成长成才,不正是把苦难酿成希望,又将希望化作春雨滋养后人的精神遗产吗?或许我们这代人再难体会到推车叫卖的艰辛,也不必经历臧女士那样的惊涛骇浪,但她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永远不会过时——在实验失败时多坚持一次数据测算,在职业选择时多保留一分初心,在人生起伏中始终坚守内心的澄明。这些看似微小的坚韧和坚持,终将在时光的沉淀里酝酿成改变命运的磅礴力量。
感谢这场“光影铸魂”的相遇,臧健和女士用心、用情熬煮的这碗“精神水饺”,让我们懂得:生命的饱满,不在于馅料是否名贵,而在于每道褶皱能否凝聚起坚守初心的力量;人生的圆满,不在于登上多高的山峰,而在于攀登时是否留下踏实坚定的足迹。
【作者:2022级本科生 张萍 来自单位:文学院 责编:蒋晓涵 梁瑞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