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01 22:50:15
点击:
今天心情很激动。在“七一”党的生日前夕,我收到了“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是党对我这个普通党员的肯定。座谈会上,同志们让我说说感想,我就结合自己的经历谈几点体会吧。
第一点,说说过去工作的点滴。我是1974年8月从山东工学院电机工程系“电机电器”专业毕业的。毕业后,我主动要求留在当时的“工业电子学”教研室,教“电子技术”专业基础课。为啥选这个?因为打小就喜欢无线电啊。记得1969年1月去垦利县黄河农场前,我自己就动手装了一台“4管推挽式功放”的晶体管收音机,在那片望不到头的黄河淤积平原上,效果还真不错!后来,学校几经变迁:1983年,山东工学院成为了山东工业大学,我们系改叫自动化工程系;2000年新山大成立,我们系又升格为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教研室也变成了电子新技术研究所。这些年,我主要承担“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和“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两门课的教学任务,后来还担任了学院分管教学的副院长。组织上给了我很多荣誉:2000年获山东省优秀实验技术成果二等奖,2001年获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2年评上山东大学教学管理先进工作者、学院获教学管理先进单位,2004年获山东省优秀实验技术成果一等奖,同年还评上了山东大学第二届教学名师,2005年再获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我编的那本《电子电路计算机仿真技术》教材,2001年9月由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到2009年9月重印了9次,听说现在淘宝网上还能买到。1992年我和李传信老师一起承担完成了省水利厅的试点项目“东平县引湖电灌总站微机自动控制系统”(用的是TP—801单板计算机控制),1993年获得了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这些工作,都是组织培养和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第二点,说说退休后怎么尽力保持一个党员的本色。我是1974年4月入的党,学校党委批准是同年8月,算起来,党龄整50年了。2011年5月退休后,我先是在宿舍楼的退休党支部,后来按学校党委部署,2003年退休党支部都回归到所在学院。不管支部是在宿舍楼还是回到学院,支部的每一次活动,我都按时参加,也尽自己所能给支部工作提点建议。支部回归学院后,控制学院党委对老同志特别关心,党委书记吴晓晴同志亲自分管。就在前几天,6月19日,吴书记还亲自带队,组织我们退休支部党员和学生支部党员一起去长清老战士纪念广场参观学习,搞主题党日活动,效果非常好,深受教育。
退休了,心还系着学校和学院。我每周至少上一次学校的办公信息网、官网和学院网站,看看有什么新气象。学校层面,感触最深的就是不断增加的各类研究院(听说独立研究院快接近20个了),这侧面反映了咱们学校向研究型大学迈进的坚实步伐。学院这边,张承慧教授任院长以来主导推动了许多变革,各项工作都排在学校前列,人才引进成绩突出,各个学科方向都是人才济济(教学四楼厅的墙上贴满了各学科的二级教授和学科带头人照片)。学院特别重视教学,改革人才培养体系和创新模式,连续三届(2014年、2018年、2022年)都拿到了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国家大事我也时刻关心着。每天晚上雷打不动看几个电视节目:中央一台七点的《新闻联播》,中央四台(中文国际频道)九点半的《今日关注》,十点的《走遍中国》《国家记忆》《鲁健访谈》《中国缘》这些。中央四台十点半还会重播《新闻联播》,万一七点错过了也能补上。国家层面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咱们国家持续不断地扩大对外开放。听说到今年6月,已经对47个国家的普通护照持有者实行单方面免签了,欧洲、亚洲、美洲、大洋洲都有份。这背后,体现的是多么强大的自信啊!
第三点,说说活到老、学到老这个理儿。现在这时代,科学技术发展太快了。就拿电子技术来说吧,器件从真空电子管、晶体管,发展到小规模、中规模、大规模、超大规模,再到现在的纳米级集成电路。计算机呢,从单板机、台式机(工控机),经历了286、386、486、586……到现在的笔记本电脑。通信技术最有代表性,移动通信大约每十年就换代升级一次:1G是模拟语音时代(大哥大),只能打电话,信号不稳还不保密(记得1983年摩托罗拉第一部商用手机重1.8公斤,卖3995美元);2G是数字语音时代,开始支持短信和低速数据,手机变小了;3G是移动多媒体时代,支持更高速数据,开启了移动互联网(能看网页、听音乐、看早期视频了);4G是移动宽带时代,真正的高速上网,看高清视频、玩游戏、移动支付都行;5G更不得了,是第五代移动通信,目标是万物互联。它有三大特点:一是速度极快,比4G快10到100倍,支持超高清视频、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连家里电视信号都能选有线或Wifi接入;二是延迟超低,只有毫秒级,满足自动驾驶、远程手术、工业自动控制这些高要求;三是连接量巨大,一平方公里能连上百万设备,支撑智慧城市、智能家居这些物联网应用。智能手机的普及真是一场革命,集导航、叫车、订餐、购物、缴费、挂号、办事于一身,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现在有了AI软件,智能手机更是如虎添翼,变得“无所不能”了。这里真要感谢离退休工作处的同志们,他们经常给我们老同志办各种内容丰富的讲座,特别是教智能手机和AI软件(最近学了DeepSeek、豆包和讯飞星火三个AI软件,非常实用)。那些年轻的志愿者老师们,一遍遍耐心讲解,手把手教操作,大家心里都很感激。通过不断学习,我们这些老同志才能跟上时代步伐,享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对祖国的未来,更是充满信心。
最后,我想借用李术才校长今年对山大毕业生的寄语,也作为我今天的结束语,稍改一下:“拥抱AI,让我们的退休生活更精彩!”
【作者:退休教职工 周常森 来自单位:离退休党委 责编:谢婷婷 路镇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