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学院“绿领未来”暑期项目参与者 陈麒名

发布时间:2025/07/03 20:17:45   点击:  

7月3日 星期四 晴

坐在大巴车上,看七月的法国那么晴朗,一路油绿色的松树叶,投下的影子交错出明亮的空格。司机开的很快,呼呼的风声让对话需要大喊,让记忆变得轻快。与此相关的记忆让奥尔良在我心中是绿色的。

从奥尔良会议中心的玻璃幕墙出发,经过卢瓦尔河谷,沿D2020公路直行便到了法国的南赛射电天文观测基地。在没有信号的森林里,到处是苔藓、泥土、各种各样的花花草草和高大的树木。我看到三十二台口径五米的抛物面天线在阳光中一字排开,像一排壮观的钢铁植物,在这尽头,两千根NenuFAR低频天线柱破土而出。“地球的大气层外,天空的另一边,是充满了电波的宇宙。”卡尔萨根的话一直回响在我的脑海中。

午饭是在小河边的草地上野餐,当我看到阳光穿过云层照向幽蓝的湖水,透过树木茂盛的枝叶照在草坪形成好看的光影,我试图拿起手机拍下这样的照片,却在抬头的一瞬间看到马上要放假的小学生在河对岸的草坪上嬉戏打闹,空气中弥漫着欢乐。这里和“学校”与“家”都有很远的距离,让我感觉我在世界的夹层中活着。

下午稍作休整后我们又坐上了大巴车前往接下来的la Guette 泥炭地研究中心,在泥炭研究地负责人的讲解下,我们系统了解了泥炭地的形成、分布和生态功能。最令人难忘的是,研究人员用土壤取样器旋出一抽湿润的土壤,讲到典型的富营养型洼地泥炭地分为三层:活性层、关键碳层和最底部的腐泥层。触摸那新鲜的土壤,我感受到七千年前的生命在跳动。我曾多次在网站中领略法国泥炭地研究中心的风采,如今有机会亲身感受它严谨的科研精神,我这次赴法机会的来之不易。“泥炭地可以实时反映全球的气候情况。”回去的路上王迎军老师跟我们说。

近几日的法国达到了历史高温,烈日下的烧灼感让人不适。但或许种种不适都意味着成长。

相遇,就是命运的一部分。因为同是山大人,我们在遥远的法国共聚于会客厅。活动期间,我们向法国的山大校友赠送印有“山东大学”字样的文化衫,回忆往日山大学习经历,畅谈未来愿景。“祝法国的山大学子学业有成,共同祝愿山大越来越好。宋岳老师说。几天的学习生活虽然很短,但足以让我感受到山大学子的凝聚力,在未来的交流中我将继续秉承“学无止境,气有浩然”的山大精神,继续前进。


【作者:2024级本科生 陈麒名 来自单位:环境学院 责编:谢婷婷 霍文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