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09 21:10:11
点击:
今日天朗气清,我作为“以文化人,爱满民心” 社会实践队的一员,走进了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红泥崖村,拜访张守英书记。她不仅担任着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还是备受瞩目的党的二十大人大代表,多年来扎根这片乡土,带领村民们攻坚脱贫,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走进村委办公室,张守英书记笑着迎接我们。她脸上带着庄稼人特有的憨厚,眼里却藏着扎根乡土的坚定。作为土生土长的“巾帼带头人”,身兼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的她毫无架子,热情地招呼我们坐下。
“我生在这、长在这,村里的每寸地都装在心里。” 她开口便透着实在,这话背后是十几年如一日的坚守。交谈中,她细数着村里的变化:带领 “两委” 班子啃下硬骨头,创新互助养老让老人安享晚年,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建起菌菇大棚,还用 “巾帼书记党建共同体”带动周边村庄共富。说着,她指向院墙上的村规民约彩绘,加重语气:“乡村要振兴,文化得先活,人心齐了才能推动发展。”
让我们格外触动的是,作为老党员,她对我们青年学子满是殷切期盼。“基层工作别嫌琐碎,脚沾三分泥,才能听懂百姓话。”她反复叮嘱我们要 “脚踏实地,用真心换真心”,鼓励我们 “在吃苦中磨练意志和本事”。聊到基层工作的难处,她乐呵呵却又笃定地说:“遇到坎儿别慌,想想‘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拼尽全力就一定能过去!”
下午,我们带着张书记的嘱咐,深入红泥崖村,实地考察。走在干净的村道上,我们能真切感受到这个曾经的贫困村变了大样。穿过村口的巷弄时,我们遇见了几位在树荫下乘凉的老人,便和他们聊了几句家常。一说起张守英书记,老人们脸上立马笑开了花,话里全是打心眼儿里的夸奖和感激。她们一件件地数着张书记带着大伙脱贫致富的事儿,感叹“日子越过越有奔头”“这时代发展是真快啊”,念叨着村里模样的大变化。那种从心里透出来的高兴,还有对现在生活的满足,清清楚楚地写在他们饱经风霜的脸上,成了红泥崖村变化最鲜活、最暖心的证明。
今天前往红泥崖村探访的经历在我心里留下了沉甸甸的印记。张守英书记用自己的行动展现出的“泥土情怀”和“钉钉子精神”,实实在在地向我们传达了什么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她那些听着朴实、分量却重千斤的话语,给我们年轻人指明了在基层这片广阔天地里成长的道路。红泥崖村翻天覆地的变化,还有老人们脸上洋溢的的笑容,都是国家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最有力的证明。我这才真切体会到,“以文化人”不光是建些设施、搞些活动,更在于像张书记这样的带头人,用真心和实干攒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定会牢记这份嘱托,把“脚踏实地”“真心换真心”“在吃苦中磨练” 这些话记在心里、落在行动上,在服务社会、扎根基层的实践中,努力写下不辜负时代、不辜负百姓的青春故事。
【作者:2023级本科生 蔡思瑾 来自单位:管理学院 责编:王莉莉 韩怡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