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11 20:35:03
点击:
今天,是我们“鲁延薪火”队“浩然初心,圣地逐梦”社会实践活动中无比充实且难忘的一天。我们走进了南泥湾大生产基地和梁家河,亲身感受历史与现实的交融,心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与洗礼。
清晨,我们踏入南泥湾大生产基地。曾经,这里是荒芜之地,在八路军战士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口号声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放眼望去,沃野千里,绿意盎然,一排排整齐的庄稼在微风中摇曳,像是在诉说着那段艰苦奋斗的岁月。我抚摸着田边的栅栏,仿佛能感受到当年战士们粗糙却有力的双手,他们用汗水和热血,在这里书写着生存与希望的篇章。远处,现代化的农业设施错落有致,与革命历史遗迹相互映衬,展现出传承与发展的力量,让人不禁感叹这片土地的沧桑巨变。
告别南泥湾,我们来到梁家河。这里是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插队的地方,一进村,浓厚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村口的老槐树像是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见证着梁家河的变迁。走进总书记曾经居住过的窑洞,狭小的空间、简陋的陈设,难以想象当年他是如何在这里度过艰苦岁月的。在展览室里,我看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写下的“我是黄土地的儿子”,读到他当年过的“四大关”,心中久久不能平静。跳蚤关,在城里从未见过跳蚤的他,在梁家河的夏天几乎躺在跳蚤堆里睡觉,一咬一挠,浑身发肿,可他硬是在两年后习惯了;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每一关都是巨大的挑战,他却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一步步走了过来,带领村民打坝淤地、修梯田、建沼气池……为梁家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站在这片土地上,我不禁反思自己。习近平总书记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都能克服重重困难,为百姓谋福祉,而我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一点挫折就容易退缩,实在不应该。我们作为山东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的学生,肩负着时代赋予的使命。在山大,我们接受着良好的教育,拥有丰富的资源,更应以他为榜样,培养自己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品质,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远大理想。

回顾今天的行程,南泥湾的艰苦奋斗精神和梁家河的实干担当精神深深烙印在我的心中。这不仅是一次社会实践,更是一场精神的洗礼。我将带着这份收获,回到学校,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在网络空间安全领域发光发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延安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
【作者:2024级本科生 祁悦然 来自单位: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责编:蒋晓涵 韩怡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