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14 21:58:19
点击:
上周,我有幸担任了2025年山东大学深圳创新创业暑期学校的班主任。深圳的炎夏,一如过往的十年,热情地迎来了一批来自山大一校三地,跨越本硕博不同年级、涵盖27个专业的优秀学子。今年的暑期学校有近百名同学报名,最终入选的同学不仅学业扎实、视野开阔,更带着鲜明的创新特质:有的怀揣着解决实际痛点的创意设想,有的已在孵化初期创业项目,准备在深圳这片沃土上寻求验证和转化。他们带着对未来的憧憬与实干的精神踏上这片热土,在深圳研究院精心构筑的这座连接山大与未来的“湾区桥梁”上,开启了一场为期一周的沉浸式探索与碰撞。
无论是在华为、比亚迪亲历科技巨擘的前沿创新实践,在南方科技大学感受基础研究的深邃魅力,还是在亚略特、越疆机器人与优秀学长进行零距离的深度对话,这群山大学子都展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行动力。他们步履不停,身上流淌着山大“学无止境,气有浩然”的探索基因。最触动我的,不仅是他们旺盛的好奇心,更是那份将创新意识植根于现实的务实态度。记得在亚略特参访时,学生们围着生物识别技术细节和潜在应用场景与学长热烈讨论了近两小时,由小鼠在厨房的逃跑路径到如何应用人工智能帮助餐厅提升卫生质量;还有在等待参访的间隙,几位创业的同学仍在认真讨论,如何借鉴深圳的创新思维来更新项目的商业模式,如何用新的渠道拓宽未来的市场,那份执着让人动容。短短七天,学生们的实践与表现,让我对研究院服务学校人才培养、促进更多同学们增长见识、培育创新意识、培养创造能力、锻造创业精神,有了深切的体悟与坚定的信心。
结业仪式上,同学们集中展示出创新性学习、实践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和交叉性学习的丰富成果。同学们交出的答卷,就是最好的证明:他们有人探索人工智能如何深入融合不同行业,探求其落地的具体路径;有人将敢为人先的湾区精神熔铸于创业文化之中,激扬青春锐气;有人分析深圳的创新创业政策,并对照山东的产业现状寻求启示。他们的视野,已从“齐鲁孺子心”延展至“湾区实干路”。在他们身上,鲜见浮夸空洞的口号,更多的是将所学所思扎根大地、服务社会的真切责任感。
看着学员们结业时眼中闪烁的喜悦和手中紧攥的结业证书,我内心充满欣慰与力量。十一年历程,暑期学校早已超越一场活动的意义——它是研究院践行学校“服务国家战略重要平台”定位的坚实步伐,是研究院十大重点工作中“服务人才培养”篇章的生动注脚。从最初的校企合作路径摸索,到如今深度串联华为、比亚迪、前海自贸区等湾区核心创新资源;从单向输送学生见习,到构建起校友反哺、校企深度联动、资源共享的活力生态网络。每一期学员的足迹与成长,都在不断加固这座连接山大精神与粤港澳大湾区澎湃活力的桥梁。我们的愿景,是让深圳研究院真正成为更多山大老师、同学看世界、看深圳,推动科技创新、创新转化的前沿窗口。
整理学生资料,翻阅他们充满创意的结业PPT,我深知这不仅是过往时光的记录,更是研究院深耕湾区撒下的种子——参天者可见其枝繁叶茂,新生者正蓄力破土而出。而我们的使命,即在于守护、耕耘与滋养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壤,静待更多山大梦想在湾区绽放。
【作者:高级培训主管 范雅澜 来自单位:深圳研究院 责编:谢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