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18 19:43:47
点击:
7月18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4 周年的庄严时刻,怀着对革命先辈的无限敬仰,我走进了周恩来纪念馆,开启了一场浸润心灵的红色之旅。
踏入园区,苍劲的松柏在微风中静立,仿佛在诉说着周总理的伟大事迹。阳光透过叶隙洒下斑驳光斑,与肃穆的氛围交织,让人心生敬畏。主馆内,洁白的周总理汉白玉坐像目光深邃又饱含慈爱,我整理衣襟深深鞠躬,在掌心与额头相触的瞬间,似有跨越时空的精神共鸣。
基本陈列厅如同一部厚重的历史长卷。泛黄的照片定格着总理的人生轨迹:少年时立下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的誓言,留学欧洲时探讨救国真理的锐气,长征途中指挥作战的坚毅,建国后深夜批阅文件的疲惫却执着…… 展柜里,磨损的派克钢笔、打了七次补丁的衬衫、印着 “为人民服务” 的搪瓷缸,都在诉说着 “鞠躬尽瘁” 的坚守。这些无声的文物,让我读懂伟大并非传奇,而是将责任扛在肩头、把奉献融入日常的执着。
讲解员讲述的故事更如春雨浸润心田:延安窑洞里为患病士兵端药喂饭,邢台地震灾区紧握群众双手的心疼,人民大会堂里将热毛巾先递给工作人员…… 这些平凡瞬间,串联起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的一生,让 “人民总理爱人民” 的信念变得具体而鲜活。
走出纪念馆时,夕阳拉长了松柏的影子。回望主馆顶端的五角星,暮色中依旧闪耀,那是老一辈革命家的理想,也是青年应传承的火种。在党的 104 岁生日这天,我忽然读懂 “不忘初心” 的分量 —— 是少年周恩来的誓言,是总理伏案的灯火,更是我们接过接力棒时的坚定。
这场红色之旅,是历史回望,更是精神淬炼。周总理 “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 的憧憬,正由我们续写。新时代青年虽不必面对枪林弹雨,但 “为中华之崛起” 的担当、“为人民服务” 的赤诚,应成为生命坐标。从这里走出的每一步,都踏在先辈用理想铺就的路上,而前方,需以奋斗照亮。这份传承,便是对先辈最好的告慰,也是给党的生日最深情的献礼。
【作者:2024级本科生 邵琦文 来自单位:管理学院 责编:王一晗 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