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悦共治”实践团成员 戴依萍

发布时间:2025/08/02 19:10:22   点击:  

8月2日 星期六 晴

走进新园小区,映入眼帘的是绿树成荫的整洁道路,党建广场上鲜红的宣传展板在阳光下格外醒目。居民在凉亭里下棋聊天,孩童在游乐设施间嬉戏玩耍,小区里充满活力。谁能想到,这样一个充满生机的小区,曾经也饱受老旧小区停车难、管网堵塞等典型问题的困扰。

始建于1994年的新园小区,位于青岛市洛阳路街道郑州路社区。如今,它已从老旧小区蜕变为“五个好”样板小区。为了探究党建引领下老旧小区改造的多元主体协同机制,我来到这里,采访小区党委书记兼业委会主任刘洵和物业经理王鹏进。

站在党群服务中心门口时,我的心情既期待又忐忑。当刘书记热情地走出来迎接我,他亲切的笑容慢慢抚平我的紧张。更让我动容的是王经理,他刚从绿化改造现场赶来,额头上还挂着汗珠。这样务实的工作状态,让我对基层工作者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访谈过程中,我逐渐明白了新园小区成功蜕变的“治理密码”。当刘书记讲到“交叉任职”的做法时,我恍然大悟——原来党建引领不是挂在墙上的口号,而是这样实实在在地融入社区治理的每个环节。党委、业委会、物业的5名党员交叉任职,从人员配置上就确保了党建引领的落实。每月还会定期召开三方联席党建工作会,为各方提供协商平台。党组织如大树般扎根基层——小区党委是主干,网格党支部和楼栋党小组是深入土壤的根系。刘书记告诉我:“这种安排让决策更高效,业委会和物业的工作都能在党组织的统筹下顺利推进。”通过刘书记和王经理的生动讲述,我越发清晰了党委、业委会、物业公司这“三驾马车”是如何联动发力,让小区的改造项目顺利落地。

令我惊叹的是,这里的物业费仅为每平方米0.4元,且15年来不提档,这背后该是多少精打细算和用心良苦!王经理解释道:“我们通过‘低价物业费+公共收益补充’的模式,既减轻了居民负担,又保证了服务质量。”为了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在党委监督下,业委会设立了共管账户,每月公示账目,这种透明与诚信怎能不让人感动?今年,物业还创新推出“项目经理接待日”,建立“24小时红色物业应急服务队”,更是将温暖送到每位居民的心坎上。

在党群服务中心,我还遇到了几位居民。他们说起社区变化时眼里闪烁的光芒,谈到干部时语气中的信任,都让我深深动容。一位阿姨的话让我印象深刻:“刘书记、王经理他们是真的在为我们办实事,我们当然也都愿意配合工作!”我的心头涌起一股暖流,从居民们幸福的笑容里,我读懂了基层治理最朴素也最深刻的道理。

离开时,我回望这个焕发新生的小区,心里充满了感动。这次调研不仅让我深刻体会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强大效能,更让我看到了基层治理的温度和力量。作为一名政治学专业的学生,我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我们要学习的不仅是书本上的理论,更是这种扎根泥土、服务人民的实干精神。这份感悟,将成为我求学路上最宝贵的财富。


【作者:2022级本科生 戴依萍 来自单位: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责编:刘方 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