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站子村调研者 李詹

发布时间:2025/08/03 19:17:12   点击:  

8月3日 星期日 晴

今日,我随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了新疆奇台县的腰站子村。在古丝绸之路上,这里曾是玉门至布隆吉古驿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因其位于两个主要驿站之间,被称为“拦腰站”。这片土地曾经贫瘠荒凉,但自从1978年起,短短四十年间,蜕变为今日富饶美丽的乡村。这个村子荣获“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乡村特色产业超亿元村”等诸多殊荣。在此进行调研,不仅让我深刻感受到村庄在党和国家正确领导下的发展路径,更让我领悟到一系列可资借鉴的特色经验,若能推广至更多地区,必将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积极作用。

因地制宜——深挖本土优势。调研首站是腰站子村的小麦文化博物馆,步入馆中,我仿佛踏入了一条以小麦铺就的文化廊道。我们先了解了小麦在中国的广袤土地上传播史——早在5200年前,小麦自北非、中亚传入新疆,之后自北向南,渐布华夏,成为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主食根基。与新疆其他地区广泛种植棉花不同,腰站子村因地制宜,立足于本地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选择小麦作为主导产业。事实也证明,得益于当地得天独厚的土壤结构,纯净冰川雪水浇灌,干燥洁净的气候,生产出的面粉面筋好,口感好,如今奇台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全国优质小麦之乡”,腰站子就是其区域品牌发展的亮点。

目标明确——三产融合发展。在与村干部的深入交流中,我们了解到腰站子村成功脱颖而出的关键,在于其明确的三产融合发展战略。一产是聚焦绿色种植,秉持全域绿色,部分有机的发展理念,目前已经规划了1.8万亩有机种植基地;二产注重加工提质,从小麦到面粉、再到拉面礼盒等深加工产品,构建起完整的产业链条;三产是打造农文旅融合新模式。此外,腰站子村领导确立了打造优质小麦优势产区一系列阶段性目标,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明确方向与持续动力。

科技赋能——释放土地潜力。从古老的精耕细作,到现代农业的高效生产,科技的力量功不可没。受惠于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与科技振兴农村政策,众多农业科研团队进驻此地,加之村两委的积极配合,这片土地在科技的帮助下焕发了一春又一春,比如在去年,试验田里的冬麦“新冬41号”,亩产超过了860多公斤,创造了中国小麦亩产历史新高;通过引入数字农业系统实现了“一个人管1500亩土地”,甚至可以在手机上实现远程灌溉,智能施肥等农业步骤。腰站子牌的农产品不仅在本地畅销,还通过与山东某农企合作,借助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新型渠道走出新疆,走向全国,展现了现代科技“利农惠农”的强大力量。

共富路径——村民共享发展红利。腰站子村村党总支提出“村民变股民,资金变股金,资源变资产”,将村民的传统单一种植收入变为“土地承包费+合作社入股分红+文旅公司入股分红+工资劳务收入”新模式,这些举措不仅显著提高了村民的收入,也增强了其对集体事务的参与感与归属感。此外,我们和村民交流子女教育问题时,村民普遍表示满意。他们提到村委会还设完善的助学金和奖学金制度,不仅缓解了家庭负担,更激励着下一代努力学习。这些孩子无论将来是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还是回乡建设美丽家园,皆将成为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

麦浪深处的乡土诗意。傍晚,我们实践队品尝了用本地有机面粉制作的手工拉面,麦香浓郁,口感筋道,令人赞不绝口。远眺麦浪随风翻滚,如金波荡漾,令人心旷神怡。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历史与现实交织,过去与未来对话。腰站子村民凝心聚力、开拓奋进,不断探索推进小麦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积极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让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农业科技在这里交融碰撞,让特色小麦产业在这里蓬勃发展,让"腰站子"小麦品牌走向更高更远。也愿每一位来到腰站子的人都能在此汲取奋进力量,深刻领悟小麦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中那润物无声却又力重干钧的作用,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扎根于每个人心中,如同小麦扎根沃土,茁壮成长,永绽生机。


【作者:2024级本科生 李詹 来自单位:核科学与能源动力学院 责编:王一晗 冯嘉雯】